新西兰,一个工作与生活平衡最好的国度之一,
他们生活节奏比较缓慢,人民生活比较悠闲,
但时间观念强,约会须事先商定,准时赴约。 不丹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全国禁烟的国家。全境禁止销售香烟,所有公共场所都禁止吸烟,厕所也在禁烟之列。如果发现房内有人吸烟,警察有权破门而入,掐熄烟头。在不丹如果游客想要携带烟草,要交高额的“吸烟税”,而且最多不超过200支或150克,如实申报价格后会,还要缴纳200%的税费。
作为第一个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的西方发达国家,新西兰也是一个幸福国度。汇丰银行2015年一项调查显示,在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方面,新西兰是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
人民日报社驻澳大利亚记者李锋由于工作关系,认识了不少新西兰朋友,他们认为,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前提。很多新西兰人下班后根本不接手机,甚至把手机关掉。而当工作与生活的矛盾实在难以调和时,新西兰人更倾向于选择家庭。 不久前,新西兰前总理约翰·基突然宣布辞职,理由就是当总理太忙了,感到很亏欠家人,于是辞官回家。
如果觉得平衡好快速繁忙的工作和家庭有点难,那么在成都,“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或许可以让你慢下来。成都有句老话,“宽巷子不宽,窄巷子不窄”,远离市井车流,巷子生活是成都慢生活的代表。有时,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医疗之路中医扎根183个国家
俄罗斯疗养举世闻名,
索契是俄罗斯最好的疗养胜地,
如今,沿海岸或在山里大约有二百五十多个疗养地。 中医在新加坡备受青睐,
药用植物用于康复也在这里发挥极致,
新加坡康复花园里,
一个个区域对应相关疾病康复。 《皇帝内经》、《本草纲目》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中医针灸载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青蒿素以快速防治疟疾技术在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区挽救无数病人的生命……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医出现在各国“家门口”,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新选择,也发展出各国自己的特色。
“中医真的太神奇了!”一位已在新加坡定居两年的华人王萍告诉记者,即便离开了中国,她依然习惯用中医调理身体。大大小小的中医诊所遍地开花,也给她的医治带来了便利。
新加坡的中医与中国传统中医十分接近。草药汤剂、针灸拔罐、中医康复理疗等道地的中医疗法,对于新加坡来说并不陌生。在新加坡中华医院,每天都有来自中国当地的中医坐诊,收费也相对便宜,被当地的居民普遍接受。而且,新加坡很早之前就已有了中医师法案,对针灸师、中医师进行注册管理,确立了中医在新加坡的合法地位。
如果说传统中医是望闻问切,高新设备则是中医“望诊”的延伸。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让新加坡羡慕的,是设有磁共振等先进仪器设备的中国本土中医院。新加坡中医大多是个人开设的私人诊所,也期待能够拥有一所类似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中医院,作为中医学术研究中心。
在“一带一路”的路上,这已不难实现。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透露,中医药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16个中医药海外中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药院校。
就连“马杀鸡”泰式按摩,作为古代泰王招待皇家贵族的最高礼节,也与古老的中医有着深厚渊源。据泰国典籍记录,早在公元13世纪,一批讲泰语的民族从中国东南部迁移到泰国曼谷永河流域,中医传统按摩的手法相互交融,影响了传统泰医和泰式按摩的起源与发展。与中医推拿原理相近,正如《皇帝内经》所崇尚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泰国古式推拿也认为,气在静络中堵塞人就会不舒服甚至生病。通过按摩疏通穴位和关节,能舒筋活脉、消除疲劳。现在,泰式按摩已独树一帜,被来自全球各国的大众喜爱。
在“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带的俄罗斯这块土地上,不少俄罗斯人也成了“中医粉”。除了本国的索契之外,黑龙江池也是俄罗斯人的疗养胜地。据俄新社报道,36位俄罗斯老人抵达黑河体验,对传统中医理疗赞不绝口。由于俄罗斯气候严寒,易引发关节炎、风湿、肥胖症等慢性疾病。拔火罐、针灸、涂抹矿泥等传统中医疗法,与旅游相结合,精神和身体上都得到了放松。
谈中医影响,远不止于这几个国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卫生组织数据称,中医药已在世界29个国家和地区获法律认可,18个国家和地区纳入医疗保险计划。
显然,《关于推进“一带一路”卫生交流合作三年实施方案》中,根据沿线各国民族医药特点开展中医药医疗合作,已然成为一带一路上一张靓丽的“名片”。
图片来自新西兰、俄罗斯、新加坡旅游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