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05月23日> 总第1410期 > 13 > 新闻内容
有人可能得了假阴道炎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肖冰冰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23日  查看次数:  

  门诊量大,复发率高!很多女性饱受生殖感染的折磨,其实她们可能是得了“假阴道炎”。

  “打飞滴”来的患者

  治疗没花一分钱

  两年前我有一个门诊患者,一大早从内蒙古“打飞滴”来就诊。她和先生急着要孩子,可是饱受反复发作的VVC(即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最常见阴道炎之一)困扰,用药、光疗什么方法都试了,但就是治不好。来就诊时,问我能不能先看,她要赶下午的飞机回去。

  我对她进行了阴道微生态系统检测,发现这位患者所患并非VVC,而是CV,即细胞溶解性阴道病。这是由乳杆菌的过量增生导致的,检验上找不到真菌。只因为它在症状上和VVC非常像,患者外阴很痒,也有豆渣性的白带,所以如果医生不了解这种少见的阴道炎,也不对白带进行阴道微生态评价,仅仅根据患者症状,会一直被误当做VVC来治疗,只能是越治越不好。

  在治疗上,这两种阴道炎截然不同。这位患者得的CV一点儿都不需要应用抗真菌药物,只需要用一些小苏打冲洗外阴来调整阴道PH值,改善阴道的微生态环境就好了。于是我什么药都没有给她开,告诉她回去用小苏打洗。当她再来复诊时,外阴瘙痒的症状已经缓解,白带也得到了改善。“阴道炎”再也没出现。

  “坏”菌不见了

  不代表病治好了

  一位年轻的白领患者,工作压力很大,习惯进行阴道冲洗。但她在内裤上还是发现了有灰白色的白带,而且有腥臭味。经过检查发现她得了细菌性阴道病。用甲硝唑进行规范治疗后回来复查,“坏”的菌不见了,但“好”的菌也没回来,症状依然存在。

  如果没有阴道微生态的评价,只是用原来的白带常规来检测的话,会认为患者已经好了。但现在有了整体阴道微生态评价之后,就会知道,患者并没有恢复到好的状态。她的情况是“菌群抑制”,与患者习惯性进行阴道冲洗有关。通过益生菌的补充及调整阴道PH,患者阴道菌群才恢复平衡。

  现在很多人认为,小小的阴道炎,即便反复发作也没多大关系,再复发再治就行了。但其实细菌性阴道病的反复发作,会增加HPV的感染几率,从而导致宫颈癌的发生。

  阴道炎反复

  可能因治疗太着急

  假阴道炎不是说没有得阴道炎,而是有些患者有瘙痒、白带多、白带有异味的症状,但白带常规找不到滴虫、真菌等致病菌,医生仅根据症状就应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药治疗,但用药后往往患者的症状依然存在。其实,阴道是一个微生态环境,正常情况下也有细菌存在,随着年龄、月经等因素的变化,处在一个动态平衡状态。当阴道菌群内“好细菌”比例、功能改变时也会使人出现类似阴道炎的症状,而这种情况有时并不需要应用抗生素。

  在临床工作中,阴道炎所面临的问题不是治疗的不规范,而是诊断的不准确。我们提倡对所有阴道炎就诊的患者进行阴道微生态评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是全国第一家开展阴道微生态评价的医院,现在全国很多大医院,地方上像无锡市妇幼保健院等也都逐渐开始用阴道微生态评价系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