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05月19日> 总第1409期 > 21 > 新闻内容
美育得从妈妈开始
摘自《生命合伙人》,戴亚楠著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19日  查看次数:  
   编者按:从美术馆到菜市场,带娃的体验并不一定都得照着书本来,给家庭教育加点美料,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是美的课堂。作为两个男孩的妈妈,创办家庭美育社群的戴亚楠认为,美和艺术的教育可以开启和孩子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培养孩子面向未来的能力。

  逛美术馆和去超市一样必需

  大卫·霍克尼2015年来北京的时,万人空巷,凑热闹之余,我也在微信号推荐大家去798看展。一个好朋友说,看到文章后,她带娃周末挤去看了,结果十几分钟不到孩子就出来了,前后路上暴晒堵车三个小时,让她十分搓火。

  不是霍克尼老爷爷的错,也不是我的错,逛美术馆的确是个技术活儿,不过就像去超市一样,去得多了,逛起来还是会游刃有余的。当然,对于美术馆、博物馆教育的基本了解,会让家长多一些带娃逛的“技巧”,参加专门机构组织的活动也是一个办法。

  广州的妈妈朋友美红认为,好的美术馆活动,最基本一点就是“讲人话”。她说:“讲完之后,孩子爱听,还能记得住,就说明这个故事讲得够生动。最害怕的就是不停地和孩子说这是哪个名画家画的,这是哪年哪年的东西,仿佛一定要把这些记下来,展览才没白来。”

  另外在看展的时候,孩子的情绪很重要。有时候在展览上看到一些孩子赖在地上不肯起来,而家长在一旁气急败坏地呵斥:“不好好看展!”“这是多么伟大的作品,还不快看!”其实孩子们很可能因此把博物馆、美术馆当成一个讨厌的地方。有个公众号读者妈妈也说:“周末带她去博物馆看了精美的陶器、民俗文物、张大千画作等,貌似她也只是看稀奇,积极性和关注度不高。”

  孩子是最不功利的,你跟他说这是名画,他是不会在乎的。孩子进入一个展览,不像大人那样可以快速切换,他们进入一个展览就像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越小的孩子,接受度就越低,要帮他们找到一个点,把他们吸引住。这个点可以是一个他们喜欢的颜色,也可以是某个作品,根据孩子们平时的兴趣,把展览与之关联起来,这样孩子的情绪比较容易带动起来。比如提前做点功课,把展览内容用故事编出来,和孩子聊天。这些是父母更容易和能够做到的。

  审美水准就是“妈妈的味道”

  人都有一个无论走多远都抹不掉的印记,生病的时候,思乡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想念“妈妈的味道”,哪怕只是一碗普通的粥和面。审美也是妈妈用另一种方式留给我们的印记,无论走多远,都留存在生命里。

  每个人的成长史就是他的审美体验史,他的视觉的、听觉的、味觉的、触觉的、嗅觉的体验造就了他的艺术、音乐、饮食,乃至整个生活的品位和品质,或者说幸福感。而这个体验是和成长环境,尤其是家庭环境密不可分的。

  曾经看到一本小书《中国公众家庭审美调查》,是中央美院实验艺术系的两位教授吕胜中、邬建安带领学生做的一项研究,他们在调查中发现,经济状况虽然会影响人们的审美选择,但人们还是努力向自己所认同和向往的审美理想靠近。在项目出版物的总结中有这样一句话:“每一户家庭实际上都是一个封闭的审美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真实地展现自己的审美态度。”

  如果把每个家庭都看作一个审美空间,在这里,妈妈就是孩子审美的导师。

  作家梁晓声说:“民族和民族的较量,也往往是母亲和母亲们的较量。”虽然有人说育儿拼的是妈妈的人生功底,但这个功底不是在书和理论,而在生活的美的细节。这个功底不着声色,面对孩子甚至不必很明确地告诉他,这个美不美、好不好,带孩子置身其中,享受其中。

  我在读MBA的时候,在芝加哥的一个“自由博物馆”兼职做儿童公共教育方面的项目,当时大选如火如荼,是极好的兜售民主、自由之类概念的机会。于是我们为来访的小朋友准备了设计和制作“自由徽章”的工具,就是用红蓝颜色画出、写出或涂色已有图案,再亲手压膜制作,然后美美地戴上并拍照留念。活动即将收工的时候,一个妈妈带着一个大概五六岁孩子来了,他们自助拿了笔纸在画,我兀自开始收整工具。但不同寻常的是,这个孩子非常慢的动作,以及明显落后于年龄的绘画能力,我不禁心生同情,看着他的妈妈。可这位妈妈看着孩子那充满自豪的眼神震撼着我。我停下收拾工具的步骤,放慢速度,和这位妈妈一起帮他完成徽章,然后拍照留念。

  把握做父母的有效期——十年

  从生老大开始,我就和所有新手妈妈一样,用力研读各派育儿理论,男孩怎么养,3岁之前必须做的,越读越焦虑,适用于其他妈妈的方法未必适合我,那些听上去很美的基础研究和理论解决不了当下的问题,终于可以顺利面对现在的状况时,新的挑战又出现……努力学习“最新的”“最科学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来充实自己。当看到、听到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多时,面对孩子的时候反而更加无措了。

  做妈妈是一个和焦虑抗争的过程,索性放下这些焦虑,专心过好自己生活的时候,一切都变了。带着他们去做我喜欢和享受的事情,在家里画画、看书、去看画展,在自然里逛逛,也不再大包小包,搬家般地准备物资,随遇而安,心境变了,孩子也变了。

  很喜欢向比自己孩子大两三岁的妈妈请教,因为对于未知,我们是焦虑的,她们刚刚经历过的就是我们即将要面对的。两年前,我问翻译过两百本绘本,中文流利到如母语一般的猿渡静子老师,问“11岁的孩子和8、9岁有什么不同?”她说,大概11岁之后,孩子受同伴的影响就更多,她的儿子当时11岁,已经深刻体会到这一点。

  龙应台说过“做父母是有有效期的。”这个有效期就是我们能够更多地影响到他们的时间段。有效期之后,我们希望他带着什么慢慢走远,当他们站在一定的距离之外回看,你希望他们看到什么样的我们?我们和孩子之间的联系又是什么?

  摘自《生命合伙人》,戴亚楠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