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以前和朋友去看电影,本来打算去看一部评价很高的犯罪片,但是朋友不同意,坚决要看一部在豆瓣上评分很低的爱情片。不管从内容剧情上看,还是从口碑好评上看,都应该选择那部犯罪片,但是她还是不为所动,就是拒绝。后来我才知道,她当时也想看这部犯罪片,只是由于每次都是我说看什么就看什么,从来都是她迁就我,所以那一次她就想着让我放弃自己的坚持,迁就一下她。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人并不是在想法和观点上与你产生了对立,而是在情绪上排斥你、拒绝你,而当一个人和你在情绪上产生对立时,是无法接受和理解你的观点的。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同样的话,父母说的和朋友说的效果完全不一样,因为当父母在说话时,你首先就会产生对立的情绪,觉得他们又在干涉你的生活了,所以不管什么样的话你都不会听进去,而朋友在提供建议时,你是没有对立情绪的,因此愿意客观地思考问题,接受对方有用的建议。
因此当你感受到对方有对立情绪时,要做的不是好好表达自己的观点,据理力争,而是试图倾听对方反对和拒绝后面的感受和需要。在《暴力的沟通》里提到,一个人产生对立情绪的背后其实是他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譬如你会经常听到你妈在耳边唠叨抱怨“你看你的房间,成天弄得跟狗窝似的”,如果你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只是以为你妈又开始没事找事了,但是如果你能够站在你妈的立场上体会她的感受和需要,就会发现,她之所以抱怨,或许是因为做家务很累,她希望你能够帮她一起做。
一旦你把焦点放在对方的感受和需要上的时候,就不再有受伤或者生气的情绪,便不会再说出激化矛盾的话,而是专注于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别人的拒绝而受伤,因为别人的反对而生气,但是不管自己是一颗玻璃心摇摇欲碎,还是满腔怒火口不择言,都无法使得我们达到真正的目的,反而会把事情弄得更加糟糕。而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体会别人未被满足的愿望和需求上面时,便不会再受伤或生气,而对方感受到你的用心倾听后,也会放下对你的情绪,开始好好交流。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孤岛 作者:Ju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