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年前,澳大利亚临床微生物学教授巴里·马歇尔走进实验室,喝下含大量幽门螺杆菌的培养液,试图让自己患上胃溃疡(详见健康时报2015年5月21日总第1217期3版《他喝下了幽门螺杆菌》)。
34年后,凭借这项“怪异”行为证明了幽门螺杆菌与胃病关系、并获得诺贝尔奖的马歇尔来到上海,将在东方医院本部开设专家门诊、特需门诊与国际门诊。与此同时,马歇尔还受聘成为同济大学教授,将在同济大学建立“马歇尔HP(幽门螺杆菌)综合实验室”。
这位诺奖得主与中国颇有渊源。他曾专门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萧树东教授参与自己的专著写作。萧树东教授及其同事是中国是第一批用抗生素治疗消化道溃疡的医生,曾与诺奖擦肩而过。在马歇尔之前,他们就曾在胃黏膜扫描电镜研究中看到过幽门螺杆菌,只是以为是“过路菌”而放过。
除了中国专家,马歇尔还很关注中医药。在最近一期的诺贝尔奖创新启迪项目上,他说自己刚看了一位中国患者:“他靠服用中药,完全消除了胃里的幽门螺杆菌,我猜这也是个突破口,也许中药可以抑制幽门螺杆菌。因为幽门螺杆菌黏在胃壁上,中药也在胃壁上,等于直接覆盖在病菌的表面。下一步,我们要进行临床实验,如果真能找到哪种中药组合可以抑制幽门螺杆菌,那将成为幽门螺杆菌治愈的重大突破。”
东方医院的马歇尔诊疗中心预计六月开诊,时长三个月(具体将在今后的互动版登出)。中心还将开通国外转诊渠道,让国内病人提前得到国际新药和技术的治疗,如第三、第四代靶向治疗等,部分患者的部分治疗费可由“马歇尔医学研究基金”支付。 前文回顾 1984年的某天上午,一位中年男子走进实验室,拿起一份培养液就喝了下去。这位男子就是澳大利亚临床微生物学教授巴里·马歇尔——他喝下的,是整整20毫升的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一种螺旋状微生物,最早在1983年由意大利病理学家Bizzozero发现存在于哺乳动物的胃里,1989年被正式命名。1981年之前,它“一文不名”,1981年之后,它被澳大利亚临床微生物学教授巴里·马歇尔盯上,因为马歇尔和合作伙伴罗宾·沃伦怀疑它才是我们胃痛、胃酸、胃炎、胃病的原因。
喝下培养液后,马歇尔开始觉得吃完饭有些不舒服了。两天后的早晨,他开始呕吐,据说这是细菌在胃里建立菌落时引起的胃酸。他还出现了明显的口臭……这些情况都说明,是他之前喝的那杯细菌引起了胃酸和胃部的不良变化。
马歇尔的“以身试菌”为他和沃伦假设的“幽门螺杆菌可能导致胃炎和胃癌”提供了人体试验依据。
自此,两位研究者正式向胃炎宣战,开始在更多人身上做试验,之后再用抗生素治疗,最终证明了这个假设。
二人根据这些研究结果,在《柳叶刀》上发表了论文,逐渐受到学界关注。1994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召开大会,基本认可了马歇尔和沃伦的研究结果,即幽门螺杆菌是胃溃疡
的罪魁祸首。也是基于这个研究结果,马歇尔和沃伦被授与200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2011年,马歇尔被评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链接
幽门螺杆菌怎么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陆红介绍,根据我国和亚太地区的《幽门螺杆菌诊治指南》,存在消化道溃疡、胃MALT淋巴瘤、胃癌手术后、有胃癌家族史、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和针对关节炎的止痛药物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必须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
根除Hp感染,一般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和(或)铋剂,加2种抗生素,1~2周短程疗法,根除率可达80%~90%。一般停药4周后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是最佳复查方法。若复查提示幽门螺杆菌未被杀灭,应请专家进行补救治疗。杀菌治疗真正成功后(而非假阴性),成人一般不会再次感染,年再感染率低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