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04月21日> 总第1402期 > 14 > 新闻内容
秋水仙碱使用不当会要命
健康时报记者 董 蕊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21日  查看次数:  

  近日,常州一名16岁少年王某,因服用网购的“秋水仙碱”引发严重急性中毒,经医院抢救数天仍不幸身亡。

  “秋水仙碱”是在秋水仙中发现的生物碱,可以制成一种叫做“秋水仙碱片”的药品,常被用于治疗急性痛风,也有抗肿瘤作用,但毒性大。

  “在治疗痛风上,秋水仙碱的治疗量与中毒量非常接近,副作用大,其实这样的服法现在我们已经不提倡了,如需服用也采取小剂量的治疗法。”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风湿内科副主任郑东辉表示,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地位也逐渐被非甾体类药物所代替。

  据了解,高纯度的秋水仙碱本身含有剧毒,中毒症状与砷中毒类似:中毒后2~5小时会出现相应症状,包括口渴和喉咙有烧灼感、发热、呕吐、腹泻、腹疼和肾衰竭,随后伴有呼吸衰竭并引起死亡。

  更可怕的是,对于秋水仙碱的中毒,目前医学上尚没有针对性的解毒剂,主要是支持治疗。

  日常生活中,还有因为煮食黄花菜导致秋水仙碱中毒的,新鲜的黄花菜里含有秋水仙碱,如果烹饪不当、且黄花菜里的秋水仙碱含量较大,就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同时,水仙叶和鳞茎中也含有秋水仙碱,一定要避免误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