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侯(化名)上班一脸困倦,晚上犯困,躺着睡不着,玩着微信凌晨才能入梦,早上闹铃响了很多遍,总是睡不醒,起来后哈欠不断,白天心不在焉。做了心理测评和植物神经功能检测,结果提示中重度抑郁状态。
仔细询问后了解到,工作压力大,心情不顺畅,已经一个多月。我们针对抑郁状态制订了综合的调整方案,一个星期后小侯睡觉、心情明显好转,工作效率提高。
其实,抑郁状态是生活中常见的异常心理现象,典型的抑郁状态可表现为醒得早、兴趣下降、情绪低落、茶饭不思、工作效率下降,这些相对容易识别。
但我们不能忽视,抑郁状态还有一些特殊的表现,比如突然睡觉过多(一段时期内常常从晚上睡到第二天中午),或是像小侯一样“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 这些症状隐匿,不容易觉察,也可能是抑郁状态的形式。
此外,短时期内食欲大增吃得很多(什么都想吃)、每天工作后明显的疲乏感(心有余力不足)、情绪就像过山车(控制不住地发脾气躁动,火气“一点就着”,事后懊悔悲伤、纠结)、短时期内精力“异常”充沛(不知疲倦地工作)等,这些也可能是抑郁状态的发作表现。轻度的抑郁状态常被忽视,特别是隐藏较深、症状不典型的类型。
另外,轻度的抑郁状态,时间长,它也会造成人体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出现免疫低下,增加得甲状腺、女性乳腺和卵巢肿瘤的风险,增加患感冒以及感染性疾病的风险,增加得心脑血管病、痴呆的风险,加速人体衰老和退变。
需要注意的是,重度的抑郁状态可以发展为心理疾病——抑郁症,需及时就诊并积极治疗。
对抑郁状态的干预,早期识别是关键。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心理量表测评,部分医院还有植物神经功能检测。早发现、早调整,早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