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03月24日> 总第1395期 > 21 > 新闻内容
捏小手开小方
何世桢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24日  查看次数:  

  食积、腹泻、便秘、夜啼……

  孩子生病无小事,捏捏小手百病消

  有些问题不吃药就能解决

  中医大夫告诉你

  小孩的病还可以这么对付

  孩子夜啼

  可掐四缝穴

  “天皇皇,地皇皇,家里有个夜啼郎,过路君子念一道,一觉睡到大天亮。”

  这是以前人们对付孩子夜晚啼哭不止的迷信口诀,以几张红纸写上上边的话,末尾再署上孩子的姓名和出生年月日,往附近桥栏杆或车棚石柱上一贴,以为这样就能止住孩子的夜啼症。

  婴幼儿脏腑机能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脾胃娇嫩,一个是心气不足。脾胃娇嫩则容易脾胃不和,而“胃不和则卧不安”,孩子不舒服自然就要哭着表达。心气不足则心神容易受到惊吓,也会导致孩子啼哭。如果孩子只是普通的啼哭不止,中医上称之为“夜啼”。如果因为受到了惊吓而啼哭不止,比如做了噩梦,哭喊时伴有惊恐表情和动作,中医上则称之为“夜惊”。

  不管是夜啼还是夜惊,家长都要跟着活受罪。很多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一哭就是一夜,根本哄不住,家长们白天还要上班,晚上睡眠质量不好,严重影响工作状态。那有没有快速止啼的办法呢?   掐四缝,能快速见效。

  四缝穴其实就是我们手掌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掌指关节屈侧的横纹处,一手有四穴。掐四横纹又叫掐四缝,操作时家长可以用大拇指的指甲掐揉孩子双手的四横纹,力度以孩子稍有痛感但又能接受为宜,从第2指开始掐,小宝宝每指掐6下,大宝宝掐6的倍数,依次递增。操作时用力均匀,要避免指甲过尖或过钝。

  掐四缝治疗范围特别广,是个“万金油”,什么胃脘痛、腹痛、腹胀、咽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呃逆、中暑、发热、感冒、哮喘、小儿惊风等都能治。

  孩子人来疯,谨防叫喊性喉炎

  小孩子就跟永动机一样,永远都有使不完的劲,特别是在人多的时候,个个都是“人来疯”,高兴起来就会活蹦乱跳,大喊大叫。不过,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在“疯癫”过后会有声音嘶哑,喉咙肿痛。

  喉咙上通咽,下接气管,里边含有声带,是人体发声的重要器官。而声带只是很薄的一层膜状解剖结构,左右对称,就像是知了的翅膀,很薄很娇嫩,如果我们用嗓过度,声带就会受损,喉咙就会发炎。

  教师朋友们可能深有体会,连着讲几节课,喉咙就受不了,哑得说不出话。

  大人尚且如此,更别说细皮嫩肉的小孩子了。而且孩子们个个都是“性情中人”,高兴就笑得地动山摇,伤心就哭得天昏地暗,从不会呢喃细语地表达感情,这样用嗓很容易引起喉咙发炎。

  很多孩子从幼儿园一回家,说话声音就不对劲,沉闷嘶哑,说话跟老牛一样,这肯定是因为孩子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们玩得太兴奋,用嗓过度而导致的叫喊性喉炎。

  大人得了喉炎无非是声音沙哑,喉咙干涩,吃点润喉片,歇歇嗓子,挺几天就过去了。但小孩子得了喉炎,特别是婴幼儿,家长们可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对于儿童来说,喉部的结构和大人不一样,小孩子的喉腔狭小,喉软骨柔软,黏膜松弛,黏膜淋巴管丰富,发炎后容易肿胀发生喉阻塞。

  小孩子本身咳嗽功能也不强,如果分泌物再多一点,很可能就会使呼吸道完全堵塞,导致孩子呼吸困难。如果感染了急性喉炎,不及时诊治,还会危及生命。

  推荐一个治疗喉炎初期声音嘶哑的茶饮方,大家不妨一试。  药方:木蝴蝶15克,胖大海15克,石斛15克,角茴香15克,桔梗15克,甘草10克,泡茶喝。这个是一天的量,使用的时候就像咱们平日里泡茶叶一样,一次抓一小撮,一天内把药物喝完就可以了。

  方中的木蝴蝶是清肺利咽的中草药,能清肺热,对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咽喉肿痛、扁桃体炎等疾病都有不错的疗效;胖大海,很多人都很熟悉,它具有清热润肺、利咽解毒、润肠通便等多种功效;石斛可以益胃生津,滋阴清热;角茴香俗称咽喉草,具有很强的抑菌作用,单独一味就可以治疗喉炎;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脓,偏重于理气活血。

  小儿慢性咽炎,病根在饮食上

  有一次跟我们医院的耳鼻喉科专家李莹坐诊,碰到个患慢性咽炎的孩子,家长见了李大夫就说:“李主任,我的孩子患慢性咽炎已经三个多月了,吃了不少药可总是好不了。”

  李大夫检查了孩子的症状,又询问了具体服用的药物,对孩子家长说:“原来的药不用停,继续服用,每天的饭量减掉三分之一,并且食物以清淡为主,不要再让孩子吃零食了。”

  李大夫什么药也没开,就把病人“打发”走了,当时我心想这样做也太不靠谱了吧,病人都说了吃药没治好,怎么还继续吃呀。

  后来,我专门询问那个孩子的情况,李大夫说孩子又吃了一个星期的药,咽炎便消了。

  咽炎就是人体咽部的黏膜组织发生了炎症,咽部黏膜在整个呼吸道黏膜的靠下部位。正常情况下,呼吸道黏膜感染外界病原体后是逐渐往里扩散的,比如当病原体感染鼻腔黏膜时孩子就出现了鼻炎,当感染到鼻窦黏膜时就出现鼻窦炎。

  也就是说,病原体感染到咽喉部位黏膜有很长的路程要走,很可能根本到不了咽部黏膜位置就被消灭在半路上了。再说,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长的心肝宝贝,孩子身体稍微不适就紧张得不行,怎会放任疾病往深层次发展呢。

  所以,孩子因外界感染而导致慢性咽炎的概率不大。如果不是外部的问题,那就只可能是“后院失火”,病邪直入咽部侵袭咽部黏膜。中医认为咽喉为肺胃之门户,外感在肺,内邪在胃,如果不是肺的问题,那一定是胃的问题。

  以前物质水平低,小孩子的饮食比较单一,吃得也少。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长恨不得搬座金山银山给孩子,食物丰富无比。小孩子吃东西不知道饥饱,看见喜欢吃的就使劲吃,直到胃里盛不下。但是小孩子脾胃娇弱,消化不了,于是火热上炎,熏蒸咽喉,导致黏膜干燥,咽喉失养而发病。

  孩子的胃尚未发育成形,伸缩性没有成年人那么好。而且,孩子的食管也比较短,如果晚上吃太饱再睡觉,平卧以后食物就会反流到咽喉,刺激咽喉黏膜,进而引发炎症。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晚上睡觉时喉咙总是反复做吞咽动作,觉得很奇怪。其实一点儿不奇怪,“胃不和则卧不安”,饭都倒流到咽喉了,孩子能不反复做吞咽动作吗?   药方:苏叶15克、角茴香15克、青果15克、甘草10克。

  如果孩子咽喉疼痛厉害,可选清热解毒的中药,泡茶饮用。

  药方:金银花、菊花、冬凌草各15克,薄荷、甘草各10克。

  如果喉咙比较干燥,说明阴津耗损严重,此时可选滋阴润肺,生津利咽的中药,泡茶饮用。

  药方:玄参15克、麦冬15克、沙参15克、石斛15克、甘草10克。

  如果孩子只是单纯咳嗽,可以用化痰止咳的药,泡茶饮用。

  药方:矮地茶、桑叶、陈皮、枇杷叶各15克,甘草10克。

  摘自《捏小手开小方》,何世桢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