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03月21日> 总第1394期 > 07 > 新闻内容
内向会间歇性发作
心理咨询师 丛非从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21日  查看次数:  
心理咨询师  丛非从
我很内向,每当我跟不熟悉的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出现在陌生场合的时候,有重要人物在场的时候,跟姑娘单独相处的时候,我都是内向的。
但如果就说我是个内向的人,很多要好的朋友都不服:就你?没有比你能闹腾的。
是啊。为什么在有的人面前我就内向,有的人面前我就很外向呢?因为内向是一种间歇性发作的病,有时候犯病,有时候不犯啊。
如果一个人相信环境是安全的,他就会很外向;如果一个人相信环境是不安全的,他就会很内向。这个安全与否与真实的环境无关,只与内心的信念有关。而内心的信念,则来自于童年的经验。
你会发现外向的人,什么都敢说。敢唱、敢跳、敢讲黄段子。你敢吗?
    你怕,怕自己说错了还不如不说安全,说错了比不说惩罚更大。因为你小时候就是这样:不说才是安全的,一说就被指责。不表现自己才是安全的,一表现自己就被发现不好。
即使别人对自己有点好,也不敢接受。人家愿意跟你建立关系,愿意滋养你,爱你,对你好,因为你值得。然而你却总有一种收受不起的感觉,不敢享受,你总想着这会不会给别人添麻烦了,多不好,你就压力好大。
来不及感动,就开始了焦虑。
这时候强迫自己去社交,只能把自己搞得更挫败,自我否定,抑郁。偏偏成功学家和鸡汤学家都在告诉我们说:你要社交啊,你要人脉啊,你要阳光啊,你要善言啊。
然后你就又开始强迫自己,我应该去社交啊。
潜意识就开始反抗:好讨厌,不想去。
意识说:你应该去,这是为你好,这是对的。
潜意识说:太累太焦虑太痛苦,不想去。
PK战开始,内耗也就开始,最后把自己搞得抑郁了。
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如果关系是滋养的,那么你就会自动想建立关系。如果关系是压力,你就想远离关系。
    性格不是天性,是后天习得的。既然是后天习得的,就有更改的可能性。性格是一种压力下惯有的应对模式,既然能习得,就可更改。当这个城市天天下雨,你就会养成自动带伞的习惯,这是你对自己的保护。当你换了个城市,或当城市的气候变了的时候,你依然会惯性地撑伞保护自己。
当然,你也会发现,如果内向的人被鼓励,被赞扬,他就会慢慢活过来,而且还表现得很好。其实就是他已经在潜意识里酝酿了很久了,只等待着有人邀请他。当你开始相信其实你遇到的很多人都是接纳你的,对你不求回报的,认可你的时候,你就开始享受起关系来,外向,也就来了。
    人之所以会拥有外在的成功,归根结底其实应该是性格的成功,性格的成功就是人是否具有在压力状态下能灵活应对的心理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