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03月10日> 总第1391期 > 23 > 新闻内容
让百姓用上好药械
健康时报记者 叶正兴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10日  查看次数:  
  健康时报记者  叶正兴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台港澳合作交流中心原主任王承德:
千年古方不能靠小白鼠点头
2016年12月25日,我国首部《中医药法》正式颁布,今年1月1日施行。这部里程碑式法律,标志着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从此有了法律依托。
不过,目前的诸多法律条规仍有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几十年来,中医的诊病、治疗、验效、新药开发、成果评定、推广应用都采用西医的标准,中医疗效和科研成果要经西医或按西医方法认可。
中药的科研,既要应用现代的科学技术研究,更要重视传统方法研究和创新。中药的科研不能跟风,目前的科研强调了以实验数据为主,更应该在传承、临床、特色、专科、疗效等方面下功夫。
《药品管理法》要求中药评审完全按照西药评审标准进行值得商榷,比如张仲景《伤寒论》113方,《金匮要略》262方,宋《太平局方》788方,清代的《医宗金鉴》是乾隆皇帝钦定方剂,这些应用了几百年、上千年、上万例的有效方剂,现在还要按西药要求做临床、药效、药理等,要让小白鼠点头认可才能获得通过,这样的方式并不合理。
中医药的发展要遵循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近几十年来制定的中医药政策、法规、条例等需要进行全面系统清理,对符合《中医药法》要求的予以保留,不符合《中医药法》的进行废止和修改。
全国人大代表、老百姓大药房董事长谢子龙:
药房托管应该紧急叫停
药房托管一种损害广大患者利益的不好方式,我认为应该紧急叫停。
长期以来,我国公立医院药品供应体系通过在医药公司进货价格上加成来补充收入,用于自身运营与发展。这种“以药养医”的畸形补偿机制,更被认为是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的关键因素,成为困扰我国医药卫生改革的难题。
2000年2月,国家八部委联合发文明确指出,必须切断医疗机构和药品营销之间的直接经济利益联系。此后,医院药房托管模式的探索开始出现。
药房托管,是医院通过协议形式把药房药品销售活动交给企业进行有偿管理。理论上,中标医院的药房托管企业,应该是向医院提供服务,现实却是企业向医院提供数目不菲资金来提供购买。
2017年2月,江西一药企发现南昌安义县两个公立医院从未向其采购过药品,但却从未断过其企业的药品。后来得知,上述医院未经公开招标即将药房托管给其他药企经营,后者每年需支付数百万元不等的利润给院方。这些行为的结果就是医院把不该得的利益通过药房托管方式输送进来。
医院最少收15个点,甚至有的高到30个点,药品零售上市企业平均利润率大概是5个点,药品批发上市公司大概是2个点,算上企业自身经营以及运输、储存及资金成本,最后只能靠高毛利、医生回扣等来拔高。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大外科主任刘忠军:
加快医疗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医疗科技创新帮我们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医学难题,并使我们在相关专业领域取得了国际领先地位。几年来我们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骨科手术技术的改进,在疑难疾病的治疗上取得了突破。
我们为颈椎上长了恶性肿瘤的患者切除肿瘤后用3D打印的人工椎体进行置换,患者术后早期就可以下床活动。这样的案例我们已经做了10例了。
感觉看病贵,其实看病费用大部分花在设备和器材相关的支出上(以骨科手术病人的医疗支出为例,70%~80%以上的钱花在医用耗材上)。而目前国产产品多采用传统工艺生产,相对低端,如果只是为了降低医疗费用而推行国产产品的话,恐怕不符合百姓的利益和愿望。
创新性医疗产品或可改变这种格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产品,会同时具备价格优势和技术优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优质低价”。
以自主研发、国内首个获得注册批准的3D打印髋关节臼杯产品为例,相同档次进口产品价格是我们产品的三倍(进口臼杯3万,国产3D打印臼杯仅1万,国产臼杯上市以来已使用超过2500例)。按照市场规律,国产创新性产品一旦走入市场,国外产品往往会主动降低价格。
然而,目前国内医疗科技创新环境并不尽如人意。因医疗产品的特殊性,审批过程往往严格又漫长。在这种国情下,我们是否可以从更高层面上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制定出一些特殊举措,使创新成果转化的速度加快。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