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03月10日> 总第1391期 > 01 > 新闻内容
好医生要留在家门口!
健康时报特约评论员 郑山海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10日  查看次数:  
  健康时报特约评论员  郑山海
看病时能遇见最好的医生——这是很多人求医时最朴素的一个心愿。
两会进行时,有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呼吁,要把好医生留在基层。因为现在全国多地都面临基层全科医生、中医药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
什么样的医生才是好医生?面对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都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只有那些常年奋斗在超级医院,每天检阅病人数百的医生,并拥有极深的阅历,掌握最新医疗进展的医生,才可能是最好的医生。
但他们往往不知道,以上这些只能说医生经验比较丰富、医术比较高超,但相对于某个具体的患者来说,却未必是最好的医生。
如今的医学模式早就跳出了单纯的医疗模式,而是强调全方位关注患者的“社会-心理-医学”模式。也就是说,医学不能只关注患者身上的病,而必须将患者作为患病的人来看待。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医生对患者有全方位的了解,知晓他们的生活环境、工作状况、性格特点等,把握好这些信息,治疗的方案才可能更加全面和丰满。
是不是了解自己的病人,对医疗环节而言,其重要性可能并不亚于对医学知识的掌握。有的病人就是长期低血压状态,如果不了解这样的情况,非要按照医学常理做决策,会适得其反!
在医疗改革之前,几乎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医务室。这里的医生水平可能不算高,但他们长期置身于单位之中,医患关系同时也是同事关系,每个患者大致有什么特点,很多医生都了然于胸,所以即便那时的医疗水平整体较低,但医疗状态还能让多数人满意。
而综合性大医院,工作重心一定包括科研和教学,工作定位决定了他们不大容易与广大患者成为彼此交融的朋友,这种状态也决定了他们很难从社会及心理层面关注患者,医疗行为更多地成为了单纯的医术展示。
所以,让医术精良的医生们囤积于大城市的大医院里,未必就能带给社会、家庭和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服务。而如果让他们下沉到各个社区医疗机构、来到老百姓的家门口,将有更多机会与患者接触、和他们成为朋友。有了这些立体化的信息,再加上完善的医学知识,能让老百姓的就医体验整体迈上新的台阶。
让好医生真正愿意停留在家门口,不能只依靠口头上的宣传,要在制度上给予医务人员来到患者家门口的保障和信心。
这需要国家将家门口的医疗提升到战略高度,从经费、待遇、工作环境上,让优秀的人才觉得家门口也能大有作为,这能让分级诊疗的实惠真正走入百姓家。作者系煤炭总医院医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