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02月28日> 总第1388期 > 02 > 新闻内容
一定要收藏的小药方
林 敬 陶艳蓉 吴丽丽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28日  查看次数:  

  健康时报曾刊发过不少疗效好价钱便宜的小药方,这些院内制剂往往凝聚着老一辈专家的心血,并经多代改良。春节过后,记者又为您采集了一些,并依四季常见病进行了分类,您不妨收藏起来,或许哪一天能用得着。

  当然,由于时间有限,肯定有很多类似好药没有收录进来,非常欢迎各医院自荐。也欢迎读者分享自己服用过的类似好药。特别说明的是,由于编辑无法一一核实,所推荐药品应在乡镇级以上医院正规处方购买获得。

  请将用药故事告诉我们:jksbbjb@126.com,或在本报微信、客户端、网站文后直接留言。本报互动版将陆续刊发,选中者有奖:一等奖小青柑特色红茶(价值750元),二等奖紫砂杯(价值468元),三等奖云端血压计(价值300元)。联系人:小李,010-65369665。本次活动建议、投诉邮箱:mxl@jksb.com.cn。

  咽喉肿痛、口腔长泡、大便干结……这些身体不适,虽说不是什么大事,但着实让人寝食难安。

  本版撰文健康时报记者 林敬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特约记者陶艳蓉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特约记者吴丽丽便秘推荐:脐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消化科挂号后,凭处方开药)便秘听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分型特别复杂,如果不清楚自己究竟属于哪种类型,往往会药不对症。但如果采用贴肚脐的外治法就省事多了,这是因为肚脐部位的皮肤薄、血管丰富,更利于药物透皮吸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治疗便秘的脐贴,便利用了脐部给药这一优势。

  医院将治疗便秘的药材配伍制作成了小药包,一包正好是一次贴敷的量。患者买回家,倒到配套的药杯中,用黄酒或料酒调和成糊状直接贴敷在肚脐处就行,一天一次,一次一小时左右。需注意,白酒度数太高,对肚脐处的黏膜有烧灼作用,调药糊时,千万不能使用白酒代替。

  此外,为了便于药物更好的吸收,住院的患者贴敷后,医生会用红光照射给它加加温,但如果患者在家里贴敷最好能在中午12点左右气温比较高的时候贴敷,或者贴敷完用个暖水袋在上面敷一会儿效果会更好。由于是院内制剂,数量有限,暂时只能在该院消化科就诊后开取,没有邮购业务。 咽炎推荐:铁笛润喉丸(湖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耳鼻喉科挂号后凭处方开药)、牛黄利咽丸(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挂号后凭处方开药) 喉咙干痒,老觉得有东西却咽不下去,这很可能是慢性咽炎开始闹事了。湖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的铁笛润喉丸,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研制以来,惠及了许多慢性咽喉炎患者。

  该药主要由能止咳化痰,又能升提肺气而利咽喉的桔梗、甘草,能开音,治疗声音嘶哑的诃子、青果、木蝴蝶、儿茶,以及能健脾胃、安神且能利湿的茯苓等13种药物依法炮制、干燥、碾粉制成。其清喉利咽的功效非市售的普通咽喉片所能及,又因为药丸以蜂蜜、薄荷脑调制而成,口感也清凉濡润,用温水冲服即可。

  另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牛黄利咽丸也是治疗口疮、喉痹、喉蛾、扁桃体炎的一把好手。它是以牛黄为主要药物,配以黄连、桂枝、大黄等8味中药组成的丹丸。尤其对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扁桃体炎症有治疗效果,止疼痛效果最为明显。

  口腔溃疡推荐:化腐生肌定痛散(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口腔科挂号后凭处方开药)、陈渭良伤科油(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口腔科挂号后凭处方开药)复发性口腔溃疡,推荐化腐生肌定痛散。据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刘静介绍,该药由著名中医专家耿鉴庭教授的家传验方研制而成,由生硼砂、朱砂、飞滑石、冰片、甘草等清热解毒,生肌敛疮的中药配伍而成,用时将药粉涂在溃疡面上即可,每日5~7次,疼痛严重妨碍进食者,饭前可加涂一次。其他部位的黏膜性溃疡、炎症,如鼻溃疡、鼻出血、外耳道湿疹等也可用。儿童适用,但孕妇慎用。

  用于烫火灼伤、创伤止血、跌打损伤、蚊虫咬伤的陈渭良伤科油对最为常见的口腔溃疡等黏膜病有促进愈合、预防再发等作用。据佛山市中医院制剂中心药师蓝义琨介绍,该药由黄柏、地榆、栀子等制成。在彻底清洁口腔后早晚各一次点涂两滴抹在溃疡面上,具有解毒消炎、散瘀消肿的功效。

  以上两款药物均需要相应科室就诊后开取。

  干眼症推荐:熏蒸方、眼贴(北京中医医院眼科挂号后凭处方开药)春季气候干燥,是干眼症的高发季节。您可以到北京中医医院眼科接受雷火灸治疗,如果不方便在医院进行治疗,开个熏蒸药方,自己在家治疗也能达到不错的效果。

  熏蒸方主要由菊花、金银花、枸杞、百合、薄荷等具有清热解毒、明目养阴作用的茶材配伍而成,每一包是一天的用量。使用时,将药包打开,倒入杯中加热水,用热气熏蒸十分钟左右即可,水温后,还可当茶饮用。病情较轻者,每天熏三四次,严重者熏六次左右即可。

  假如使用熏蒸方也不方便,还可以用眼贴,每晚睡前贴五分钟左右就行。这个眼贴有点像眼罩,有热贴与凉贴两种,热贴可舒通眼周经络,促进眼周微循环,凉贴可以清热祛湿。北京中医医院眼科主任杨迎新介绍,很多干眼症患者会有一些热象,如眼睛充血,辨证多认为是外感风热所致,就适合用凉贴。但一般情况下,患者热贴与凉贴交替使用。每贴30元左右,在眼科就诊后开取。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