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02月10日> 总第1383期 > 21 > 新闻内容
陪你长大就是幸福
摘自《陪你长大就是幸福》,颜延胜著,青岛出版社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10日  查看次数:  
  编者按: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并不鲜见。但培养孩子,从来都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家长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爸爸不再缺席孩子的成长。资深人力资源出身的父亲,将职场的人力资源用在亲子教育有多好玩,看《亲子颜论:陪你长大就是幸福》。   别轻易在家唱红白脸
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叫作“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还有一句——“慈母严父”。很难说这两句话对不对。
多数家庭都可能有一个有趣的分工:即爸爸与妈妈、父辈与祖辈,常常在孩子面前扮演两个截然相反的角色:一个演“红脸”,从严管教,规范孩子的言行,树立威信,让孩子害怕;另一个则唱“白脸”,负责从中周旋,调解说情,使孩子感到家的安全,不过分排斥。
比如我妻子有时候面对一些拿不准的事,就会对儿子说:“你去问问爸爸。”或者儿子闯祸的时候,她可能会无意识地说一句:“看你爸怎么收拾你。”慢慢地,自然就让儿子认为爸爸比较威严,坚持原则,不讲情面。
儿子当时一岁半,吃饼干的时候把咬了一口的一片放下,又去拿新的。我就跟他说:“把原来你咬过的那片吃完再去拿新的。”儿子看了看我,手里拿着两片饼干,眼巴巴地看着妻子,希望妻子可以给说说情。
妻子当时也是把脸一拉,说:“你自己咬过的饼干就要吃完,然后再去拿新的。不然,不就全都剩下你咬过一口的饼干了吗?你想吃多少都行,但是得一片一片地吃完再拿新的。”
儿子一听,妻子说话的语气比我还严厉,也就照做了。
如果这时候妻子或者老人说一句“没事”,这个规则就算瞎了。如果孩子了解了这种分工,就会找到对策:面对“红脸”,就会安分守己,乖巧得很;面对“白脸”,则为所欲为,甚至无法无天。长此以往,孩子会容易变成欺软怕硬的“两面人”,甚至会为了逃避责罚或迎合表扬而隐瞒、说谎。总之,一严一慈,很容易使孩子只怕一个人,只听一个人的话,这就与教育的原则和规则相违背了。
父母都是孩子的老师和榜样,太明显的红白脸分工,会让孩子感到是非不清,无所适从,甚至让孩子认为父母不和,从而影响成长。
我听过一个很极端的例子: 有个家庭,爸爸是权威,对妻子和孩子都是说一不二,妻子的性格相对软弱,对孩子也很娇惯和放纵。后来,孩子越来越觉得爸爸管得太严,就撺掇妈妈跟爸爸离婚,自己要跟妈妈单过。过于强调“红脸”“白脸”分工的家庭,还是要慎重的。
当然这也不代表需要结成“统一战线”,处处观点一致。只要怀着帮孩子分析问题、找出方法、一起行动的信念,就能够愉快地和孩子一起成长。
有了兴致再做事
有一天,儿子在家剪纸,剪着剪着,不知道因为什么就生气了,把纸和剪刀都扔了。我走过去问他怎么回事,原来那幅剪纸比较复杂,有的地方特别纤细,一不小心就弄断了。儿子对自己的成果很不满意。
我对正跟自己较劲的儿子说:“我觉得你剪得挺好的。这幅图有点复杂,剪得有点毛病也很正常,下次再仔细小心点就行了。”
儿子拿回纸张和剪刀,又要重新开始。 “先休息一下吧,我们出去玩一会儿,然后再剪吧。”我劝他。
儿子问:“为什么呢?”
我想了想,只能用他听得懂的语言说:“光着急没有用。你刚才都生气了,生气的时候是做不好事情的。咱们先休息一下,你不生气的时候再剪,就一定能剪好。”
我一下子想到了我的高三。我刚上高三时,学习成绩特别差,但我按照自己的方法和计划开始学习,结果成绩提高很快。
我的窍门就是,在精神状态好、有兴致的时候才学习。我从来不起早贪黑,早上七点多才起床,晚上十点半睡觉。我的不少同学都是五点半到六点之间起床,甚至有四点半起床的,十一点才睡觉。
如果我在哪堂课上觉得困了,就会立刻趴在课桌上睡觉。我认为,既然精神状态不好,虽然可以强打精神,但是一天都头脑不清楚,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如果睡上一节课,这节课是耽误了,可后面的课精神就饱满了。
杨振宁先生曾说过,他不赞成有人说他是“刻苦”学习的,因为他在学习中从没感到“苦”,相反,体会到的是无穷的“乐”。如果是能给孩子带来欢乐的事情,那么孩子一定会很喜欢。年龄越小的孩子,不管是学什么,还是做什么,都应该以直接兴趣为主。做事之前一定要培养兴趣,有了兴趣再做事才会事半功倍。
当人对某一事物产生强烈的兴趣时,注意力就会集中,思维也变得积极活跃,最容易接受外界的教育,也就让单调、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和轻松。要让孩子产生自动自发学习的动力,而不是被动地学习。只有源自内心兴趣的指引,才能让孩子把学习和探知当成一件好玩的事情去做,既不需要用物质奖励,又不需要采用“学不好就打屁股”的惩罚。
你不必听话
听话的孩子看起来好管理,不过自主性往往会大打折扣,其实从长远来看反而更费心。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自己的主见,又如何面对未来复杂而多变的社会?毕竟家长不可能照顾孩子一辈子。
我在面试求职者时,常常会听一些求职者说要回家跟父母商量。也许他的父母并不了解职业情况,录用单位也会觉得面试者无法自主决定事情。
我面试过一位求职者,已经三十岁了,每月的收入必须交给她的妈妈,自己每月花的钱都要向妈妈报备记账,会计退休的妈妈会让每个月的收支账都准确无误。
一次在人才市场,一位硕士毕业生始终站在她父亲身后,一句话也没说,从头到尾都是她那头发已经花白的父亲在不停地向我提问。
我看着那位父亲,再看看躲在身后怯怯地听的女孩,问了一句:“您能让她自己来问吗?”没想到那位父亲斩钉截铁地说:“她不懂,我替她问就行。”
在我近十年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经历中,不止一次地遇到过上述的情况。孩子长大后,必须要有充分的能力面对人生的一切。家长最应该做的,不是走在孩子前面代替孩子解决问题,而是帮助孩子培养面对自己人生的能力,让孩子学会自己去解决人生中的所有困难。
我尊重我的儿子,我不会要求儿子做个乖小孩。人们常常羡慕那些听话的孩子,可是,有的过于听话的乖小孩往往缺乏自我意识,容易没有主见,缺乏毅力,总是习惯性地依赖父母,不会独立思考。
我认为,帮助孩子建立自我意识,远远比让孩子听话还重要。因为具备自我意识的孩子才会自信、自尊和自爱。要让孩子知道,在他自己的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我”是独立的,“我”要为自己负责,“我”要活得更好,而不是简单、机械地听从别人的安排。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蕴藏着不可预知的潜能,孩子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家长是否理解孩子,正确引导孩子,而不是一味地要孩子听话。
家长在改掉孩子“调皮”的个性时,很可能也是在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未知的能力。  摘自《陪你长大就是幸福》,颜延胜著,青岛出版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