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02月10日> 总第1383期 > 01 > 新闻内容
老人被骗为何屡禁不止?!
健康时报评论员 叶正兴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10日  查看次数:  
  健康时报评论员  叶正兴
又来保健品骗局!被骗的还是老人!
健康时报刊发《85岁老人一年陷三次骗局》一文(详见本期24版),让人气愤:这对疾病缠身的年迈夫妻,一位瘫痪在床,一位常年脑血栓,他们遭遇完卖假药的“军医”电话忽悠,又迎来信誓旦旦的“国医”推销,最后还是没能抵挡电视广告的连环攻势……
笔者一位朋友日前吐槽:母亲现在跟中了邪一样,隔天就去听那些“健康讲座”,抱回来的保健品都堆满一屋了,一个月3000元退休金都扔进去,一劝她还闹脾气!弄得朋友不堪忍受,却也不知如何是好。
类似专坑老人的骗局不仅谋财,甚至害命!“吃不好也吃不坏”正是这些不法推销企业“特有”的一套专门针对老年人的营销模式:邀请老人参加精心设计的假健康讲座、免费为他们发放小礼品、进行身体检查,甚至组织免费旅游和参观,贴心的服务吸引一大批老人去购买所谓的“神药”。
夕阳之年,老年人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正在减弱,在面对推销人员的花言巧语及“神乎其神”的健康保证时,往往难于识别。
2013年5月24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提示,消费者特别是老年人在选购保健食品、辨别保健食品宣传真伪时,一定要注意以下五大非法宣传陷阱:“药到病除”不可信,“健康讲座”为促销,“免费活动”为洗脑,“权威证明”属虚构和“专家义诊”是骗局。
2015年1月1日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也开始严禁电视养生类节目变相发布广告误导消费者;广电总局也频频下发通知,要求停播监测到的严重违规广告。
国家禁令不断,可骗老人的保健品骗局却仍屡禁不绝。究其原因,一是国内保健品市场鱼龙混杂,监管却是多部门“九龙治水”,责任难以厘清;二是老年人健康刚需难以满足,营销人员往往比不在身边的子女更“贴心”;三是社会个人信息泄露严重,老人屡屡能接到“对症的推销电话”,甚至暴露家庭住址,引狼入室!
我们知道,保健品并非药品,没有治病功效,一切打着治病旗号的介绍都是虚假宣传,可骗局还是在不断上演。如果全民尤其是老年人,健康素养还不能提高,国家政府部门各类监管漏洞不能补位,骗局将难终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