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7年01月10日> 总第1376期 > 08 > 新闻内容
常灸两穴安稳过冬
广东省中医院传统疗法科副主任医师 朱晓平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10日  查看次数:  
广东省中医院传统疗法科副主任医师  朱晓平
很多老人都熬不过冬天!
就是因为冬季寒邪、湿邪入侵,易发生感冒咳嗽,甚至心脑血管意外。因此,老年人做好冬天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比如常艾灸足三里、悬钟两个穴位就不错。
具体是将艾条点燃,在双侧足三里、悬钟穴处,距离皮肤3厘米左右施行艾灸,以局部皮肤觉得温暖,又不觉得过烫为度。每穴艾灸约5分钟,每周至少进行2次。如能每日进行,效果更佳。
足三里这个穴位,在外膝眼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如果讲得更简单,就在小腿前骨上摸至膝盖处,摸到一个“斜坡”,外侧1横指处就是了。而悬钟穴在哪里呢?找悬钟穴其实比足三里还容易,就在足部外踝尖直上3寸的地方,那里就是悬钟穴了。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重要穴位,足阳明胃经被称为“多气多血”之经,在此穴艾灸有显著的补气之效。俗语有云“三伏灸三里,好比吃母鸡”,中医也说“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可见艾灸足三里穴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预防保健、强身健体方法。
此外,艾灸足三里穴和悬钟穴,对中风病,特别是缺血性中风病是具有专门的预防作用的。中医认为缺血性中风的产生与气虚有密切关系,《内经》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金元医家李东垣认为“本气自虚”“形盛气衰”是脑缺血的根本原因,由于气虚,导致血行无力,于是就容易发生血淤,导致缺血性脑病的发生。
艾灸预防中风也得到了现代科学研究的支持,通过TCD仪器检测脑血管情况,发现如能每天1次,坚持20天以上艾灸足三里、悬钟穴,脑血管的舒缩反应能力就能提高,脑血流的自动调节功能就能改善。突发情况下脑部的供血功能和脑部侧支循环代偿功能也会增强。有研究对出现中风先兆的患者进行艾灸足三里等穴位的干预治疗,平均每周治疗2次以上,坚持10个月后,发现使用艾灸者再次出现中风先兆症状的概率要下降一半左右。
艾灸虽然要生火,其实方法还是很简单的。在药店买盒普通的艾条,点燃悬于穴位上就行。用时只要注意控制好距离,离皮肤最好能保持3厘米左右,以免皮肤烫伤。对于老人来说,如果觉得保持这个动作有困难,可以让家人帮助治疗。
另外,要提醒一下,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感觉一般较正常人会较为迟钝些,使用此方时,尤其需要注意把握好艾灸的距离,以免烫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