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6年12月06日> 总第1367期 > 15 > 新闻内容
痛风有了中国指南
健康时报记者 叶正兴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06日  查看次数:  
   受访专家:曾小峰,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

  擅长:诊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系统性血管炎等各种风湿免疫病;

  出诊时间:周一、三上午(西院),周二上午(西院特需),周三(西院夜间门诊)

  (健康时报记者 叶正兴)“痛风就是,发作的时候,风刮过来都会非常痛。

  我国目前大约有1600万痛风病人,但诊断和治疗一直缺少一部规范准则。”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教授介绍。

  日前,《2016中国痛风诊疗指南》(后简称《指南》)正式发布,成为首部通过国际标准认证、符合中国人群要求的权威指南。

  专家表示,这部中国特色的高质量指南,在诊断治疗上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

  用药:中国人适合药物

  与欧美有别

  对于痛风患者的治疗,尤其是在控制尿酸方面,中国和欧美用药很不一样。曾小峰教授告诉健康时报记者,世界上能够有效控制尿酸的药物其实中国都有,但是中国常用药物,在美国却û有用到,所以很多情况都不太一样。

  “比如东南亚地区的痛风患者使用最多的苯溴马¡,观察发现安全性和药效都很好,但在美国却û有上市,美国人多流行使用的丙磺舒,在中国却已经淘汰掉了。”曾小峰教授说。

  风湿科大夫通过关节穿刺检查,抽关节液查尿酸结晶,能很好的解决痛风疾病。

  《指南》中推荐意见12指出,调整生活方式有助于痛风预防和治疗,包括限酒、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防止剧烈运动或突然受凉、减少富含果糖饮料摄入、大量饮水(ÿ日2000ml以上)、控制体重、增加新鲜蔬菜摄入、规律饮食和作息、规律运动和禁烟等。

  曾教授介绍,如果尿酸一直很高,在某种促发因素下,反反复复发作,会导致关节损伤及畸形甚至肾功能衰竭。所以,一旦发作痛风,首先要控制症状,其次是控制尿酸,目前针对痛风的药物和生物治疗方法越来越多。比如,抑制尿酸生产的新药非布司他,国际上被认为安全性和疗效很好,国家食药监总局已有十几家企业正在等待批件,多中心研究开展很多,δ来患者会有更好的药物选择。

  发病:古老的疾病越来越年轻

  “痛风是一个古老的风湿性疾病,两千多年前就有。现在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是很不够。”曾小峰介绍,痛风是一个致残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正规治疗,将来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关节破坏和残疾,严重的病人会出现肾功能衰竭,一部分痛风病人有代谢综合征,合并心血管疾病后病情很复杂。

  过去痛风被认为老年人才有,现在呈现年轻化趋势。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对6000多个痛风病人的一项调查显示,将近1/10是20~30岁的病人。这些年轻患者中,除很少一部分是ø缺乏导致外,绝大部分都是由于生活和饮食习惯改变,比如缺乏运动的低头族,还有过去粗茶淡饭,现在是大鱼大肉。

  治疗:关节肿痛首先要去风湿科

  曾有人开玩笑地称骨科为风湿外科,因为风湿病后期关节出现残疾,要靠骨科手术治疗,但出现关节肿痛的病人,早期应到风湿免疫科诊断、治疗才更专业。

  “痛风其实属风湿性疾病,但是很多人最初都会去内分泌科或骨科。”曾小峰教授表示,痛风是一个“可治愈”的关节病,早期不用做手术,通过正规治疗,病人尿酸控制在正常水平,可以一直不再发作。

  此外,曾小峰教授强调,痛风是一个慢性疾病,很多时候,通过吃药能控制急性发作,和正常人û有两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