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6年11月22日> 总第1363期 > 01 > 新闻内容
“幼儿园荒”就在眼前!
健康时报特约评论员 吴 迪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22日  查看次数:  
   (健康时报特约评论员 吴 迪)“幼儿园荒”就在眼前!到2021年,学前教育阶段的适龄幼儿将因“全面二孩”政策增加1500万人左右,届时幼儿园预计缺口近11万所!

  “全面二孩”政策目的在于缓解我国低生育率、少子化和老龄化的问题,然而政策启动后对学前教育领域带来的压力不容小觑。应对这股“二孩冲击波”,我们需要前瞻性的顶层设计。

  一段时间以来,幼儿园数量在各地都普遍不足,一方面是历史原因所致,比如计划生育政策令适龄幼儿减少,各地在建园方面调整规划,导致幼儿园数量普遍不足;另一方面是师资力量和软硬件配套资源不均衡,比如公立幼儿园挤破头而民办幼儿园学费贵、幼师数量不足又留不住人才,还有相关投资与培养规划存在短视现象等。

  如今,二孩政策落地,包括幼儿园数量在内,诸如母婴服务市场、乳品及婴幼儿鞋服、儿科医院等很多相应配套都呈现捉襟见肘之势。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眼下就有一万多所幼儿园的缺口,幼儿教师总量缺口更高达上百万人。面对3年后来临的更大缺口,我们不能指望着“车到山前必有·”,需要以系统的思维尽早作出预设性的规划安排和顶层设计,把二孩时代的一应需求当作一盘棋来下。

  具体而言,首先需要政策倾斜和教育投资科学跟进,加大投入的同时,均衡教育资源、增加设施设备;其次要重视幼师培训,到2021年,我国幼儿园共需要补充335.59万名教师。此外,提高幼儿教师待遇是解决问题的重点所在。吸引优秀的人才进入幼师群体,目前很多早教机构留不住教师,原因之一正是薪资待遇低。

  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和利用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的优势,与公办普惠幼儿园建设形成有益互补。在δ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公办幼儿园仍会长期不足而民办幼儿园则继续占很大比例。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也指出,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当然,目前民办幼儿园存在不少问题和负面形象,这需要加强监管规范,在确保质量的同时,兼顾效率和公平。

  在解决适龄幼儿入园难的问题上,国外似乎也û有太多适合我国国情的经验可借鉴。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公立幼儿园同样存在入托难,私立幼儿园情况也不尽相同。所以此事虽急,我们也该有“过程意识”、理性看待。应对“幼儿园荒”,以长远眼光来谋划δ来布局,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政策短视,才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应有之义。

  “全面二孩”已经来临,希望“轻松入托”不再遥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