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6年11月18日> 总第1362期 > 14 > 新闻内容
老年痴呆新药研发异常艰难
健康时报记者 胡丹萍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8日  查看次数:  
  健康时报记者  胡丹萍   
近日,美国礼来、英国阿斯利康、美国百健三大医药巨头同时宣布,他们研发的阿尔茨海默症新药,即百健的aducanumab,礼来、阿斯利康联合开发的BACE抑制剂类药物AZD3293,获FDA加速审批待遇。专家和制药界都想知道,这两种新药能不能打破AD(即阿尔茨海默病)新药数十年无一成功的怪圈!
据美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从1988年到2011年,医药企业已取消或终止101个阿尔茨海默病药物临床开发,药物研发成功失败比为1:34。
AD领域新药研发异常艰难,惨淡景象满目皆是,令人好奇:老年痴呆药凭啥能难住这ô多医药巨头?
阿尔茨海默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国际阿尔茨海默症协会发布的《2015年全球阿尔茨海默症报告》显示,当前全球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数约为4700万,到2050年,这个数目将增加两倍多,达到1.32亿。在我国,阿尔茨海默症的患病率是3.12%。
即便有如此庞大的患病人群,患病人数、速度亦在逐年增加,医疗界却仍在不能明确知晓AD的发病机制。"阿尔茨海默病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因素致病的疾病。应该说我们现在还û有明确阿尔茨海默病的具体发病机制,只是形成了若干个发病假说,比如β-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由于β-淀粉样蛋白的异常沉积引起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继而引起神经元细胞变性、坏死,然后会导致认知功能的下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唐毅告诉记者,因为发病机制不明确,给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研发带来了很大困难。
目前用药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现在的AD治疗,主要用的是一些对症治疗的药物,它们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患者的AD症状,比如认知功能减退,但不能阻止或者逆转AD的进程。截止目前也û有能够阻止或者逆转AD进程的药物。
唐毅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现在的很多药物包括一些新药的研发都针对的是AD的痴呆期,也就是症状明显阶段。但事实上,在这个症状出现之前的15~20年,患者的大脑可能就已经出现病变了,到痴呆阶段脑内的神经元至少已经损害一半了,这时即便再用药,也只能阻止老年痴呆的病理过程,也不能使其已经损害的神经元恢复。
同时,很多新药的研发依然是单靶点的,只能阻断某一个通·,因此也不见得能够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不过即便艰难,全世界的科学家以及医学实验室,仍在持续地做AD发病机制的认知以及早期干预药物的研发,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