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6年11月18日> 总第1362期 > 12 > 新闻内容
孩子爱过敏 与生活方式关系大
健康时报记者 王月明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8日  查看次数:  
  健康时报记者  王月明
谈起过敏,很多妈妈都不禁叹气,“这病太顽固了”。其实,过敏不是一种病,中国营养学会妇幼分会委员、
儿科医生崔玉涛说,过敏是人体的一种免疫状况失常,除了跟遗传有一定关系,跟我们的生活方式联系也很紧密。
过敏宝宝很普遍
过敏的孩子越来越多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去年曾对婴幼儿过敏流行病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有40.9%的婴幼儿曾发生过或者正在发生过敏性症状。
过敏症状不仅仅是皮肤上出疹子,崔玉涛医生介绍说,过敏会影响到孩子的三个器官:皮肤、消化道和呼吸道,像呕吐、流鼻涕或者便秘、腹泻等等看着跟过敏û什ô关系的症状其实都有可能是过敏造成的。家长如果在给宝宝添加了新食物72小时之内发现宝宝出现这些症状都要怀疑跟过敏有关系。不过过敏û有特异性症状,û有明确原因的反复发作的症状都有可能是过敏。
自然ι养最方便
有的妈妈认为自己是纯母乳ι养,孩子怎ô还会出现过敏呢?崔玉涛医生说,其实“纯母乳ι养”的孩子非常少,孩子哪怕只吃了一口非母乳的食物都不算纯母乳ι养了。尤其是第一口奶最重要,宝宝出生后,体内的B细胞开始产生抗体,第一次接触的是配方粉中的异性蛋白还是妈妈乳头上的细菌决定了宝宝体内是主要产生抗感染的抗体还是抗异性蛋白(致过敏)的抗体。一滴普通牛奶,足以让敏感婴儿致敏,所以说防过敏得从第一口奶开始。
而且现在很多的家长喜欢给孩子海淘一些国外的食物,比如牛油果、三文鱼、金枪鱼等等,认为这些食品有营养,对孩子身体好。其实这些食物家长们小时候并û有吃过,体内的B细胞û有记忆,也就û法遗传给孩子,比常吃的食物更容易引起过敏。
人为因素太随便
消毒剂和湿纸巾是ÿ个家庭的常备物品,家里的家具和玩具过度消毒,随时用消毒湿巾给宝宝擦手擦脸,看似很讲卫生,但孩子吸吮手指时,就会将存留于手指上残留的消毒剂吞入消化道内,反复吞入包括消毒剂等化学物质会破坏婴儿肠道内正常菌群,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也更容易使孩子过敏。
崔玉涛建议家长在带孩子出门前可以准备几块湿润的小ë巾,放入小塑料袋内,ÿ次用一块,用过的放入另外一个塑料袋内。这样,既能保证清洗孩子的小手,又不至于引起交叉污染。家长还可以用瓶子装一些水带着出门,户外活动期间,可以用流动清水冲洗婴幼儿双手。
此外,孩子感e发烧了,家长第一反应就是吃抗生素。其实发烧的孩子大多是病毒感染,使用抗生素是无效的。而且抗生素还会打乱孩子肠道的菌群平衡,破坏肠道的消化屏障,易引发过敏。如果必须使用抗生素,可以给宝宝吃些益生菌制剂帮助肠道菌群的恢复。但注意抗生素和益生菌不要同时服用,至少要间隔两个小时。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