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和生活中,有不少人常常陷入沉思中:自己做的挺好的,为什么对方不接受呢?为什么他们不能体会到我的用心呢?其实,有些时候,可能问题还是在你自己身上,因为你“自以为是”。
自以为在爱
请按对方接受的方式去爱
心理师 廖玮雯
我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案例,访客是个女孩子,她认为自己为了爱情牺牲实在是太大了,为了那个不懂事的男朋友简直是操碎了心。
男友想留在城市去做IT,她指着高企的房价和拥挤的交通指责他,只有回到家乡才是最好的选择,在他不愿报考公务员,她又说服他只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才能压倒一切,买房时,他说目前压力太大不想买房想把钱投入到学习和充电中时,她竭力反驳,认为房子才是稳定的基础……
男友常常对她的种种安排提出反对意见,然后随之爆发争吵。
她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好,为了我们的以后,为何他就是不理解,不接受呢?
说到这里,我想先讲一个老得掉牙的故事:狐狸请鹤吃饭,端上一个圆盘,盛着粥,狐狸舔着盘子吧唧吧唧,鹤的嘴又长又尖喝不到只能干瞪眼,鹤回请狐狸,端上一个又细又长的嘴儿的罐子,结果这次狐狸也没吃着,然后它们就这么友尽了。
其实,这位抱怨的女友何尝不是端了一个浅口盘给鹤呢?
只顾自己就好的自私和完全用自己的方式去爱人,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两种做法往往不能带来幸福,反而会掉入怨恨的深渊中,前者被人怨恨,后者怨恨别人。所以一定要清楚,自己认为最好的,对方不一定认为最好!
自以为的交谈 真实的沟通不是你的表演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曹怀宁
人们往往无法察觉出自己的自以为是,有时我们会通过人为设置的方式(比如游戏)来证明自己的聪明,而我们通常因为自己在某个知识领域有所成就,则往往就停留在那个狭小的天地里自鸣得意,而很多人却在不断崭新的体验中获得不一样的成长。
周末晚上,我受朋友小Z的邀请,参加了一场小型的讨论沙龙。小Z虽然不是情场高手,可也对时下的各种爱情观点侃侃而谈。席间有听众质疑他的论点,双方展开了唇枪舌剑,可谁也无法说服谁。事后,小Z恨恨地问我,“她为什么就听不懂我说的呢?以后再也不邀请她了。”
因为和小Z一向熟稔,所以我也对她直言不讳:“为什么只有她认同你,才算听得懂呢?虽然你名义上是讨论,但实际上只是你希望展示自己的表演罢了。”
小Z听后怔住了,羞愧道:“我从来没意识到这一点。”
大多数人在沟通交流时都会陷入自我的表演幻境中,旁若无人,滔滔不绝,却内心封闭。你是否也在分享交流时停下观察过自己呢?究竟现在是为了显摆,希望将我知道的统统灌输至他人脑子,还是想听听你我之间有何差异、有何新鲜的东西。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它要求自己的大脑处于开放包容的态度,而非固步自封;要让别人的话落在你的大脑里,而非只看到两唇噏动。
太过坚持己见是无法产生真正的讨论的,坚持己见会让讨论变成封闭式的灌输,甚至对抗。如果你坚持自己的观念,而我则坚持自己的,那么我们之间就不存在真正的讨论,因为我们都没有在自由地探讨。
真正的讨论是说出自己内心的理解,然后彼此交流,发现各自的闪光点与误解,然后共同参评,一起努力迈向真理的彼岸。要记住,讨论并非是分享彼此的经验,根本就不存在分享,而只存在真理的美,那不是你或者我可以拥有的,它就只是在那儿。
自以为好人
还是学习如何适应社会吧
自媒体人 十 二
“不畏将来不念过去”,在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很容易陷入到某一种思维当中,那就是认为自己是一个“好人”,然而当他认为自己被迫去做一些不好的事,或者被迫去接受一些事,他就会潜意识认为:是命运在戏弄他,或者他根本生错了时代。
有很多人,将很多时间和精力花费在无法原谅别人的过错,以及无法理解他人的生活态度上,这让他们经常活在一种很幼稚的愤怒当中。
一个太容易愤怒的人,怎么可能去做好事情,过好自己的生活,以及找到靠谱的感情呢?
因为这种人,总是希望他人去符合他们的期望。如果期望不符,他们就会失望,就丧失了一切能量。问问自己,你是否只能和自己相似的人交往,或者你只能接受别人无条件的支持你帮助你爱护你,是否你身边的人有大部分都是你难以接受的。
有人问我,如何锻炼自己的思维?你想改变自己的思维么?
首先,从接受开始。接受更多的人,接受更多的价值观,接受更多的生活态度,让自己成为一个百搭的人。
你所要做的最大的调整不是承受压力的能力,也不是生活方式,而是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