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6年10月28日> 总第1356期 > 03 > 新闻内容
过好这一段冷天气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28日  查看次数:  
健康时报记者  梁 缘  刘玫妍/文  牛宏超/图
从短袖到棉衣,北京仅仅用了一夜。
“北京没有秋,从夏跳到冬”。实际上,全国都一样!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受冷空气影响,近段时间全国大部分地区将有雨雪和大风降温天气,下降幅度将达到4~8℃。
“今年冬天会冻哭”甚至成了微博热门话题。
怎么才能快速适应天气转换,在暖气供应之前全面御寒,一份从头到脚的保暖秘笈,必不可少!
暖脚
推荐一个不错的泡脚方:桂枝10g、砂仁6g、吴茱萸6g、白豆蔻10g、淫羊藿30g、生姜10片、仙茅10g泡足。热水泡脚,水温不要太高,用水量一定要淹没过脚腕以上。泡完脚还可适当按摩足底,可消除疲劳,帮助睡眠。
暖颈
适当来点小动作也会让头部更温暖。没事就搓搓,怎么搓有讲究。先用手指找到大脑中线,再散开十指大面积抓梳整个头部,顺、逆时针各36次,可以疏通头部经络,气血畅通,增强头部御寒功能。
护胃
如果是体质脾肾阳虚、容易腹痛、腹泻的人,不妨用干姜、丁香、豆蔻三种药材研成粉末往肚脐上一敷。三种药材按照1:1:1比例,用温水调和,在肚脐上敷上2个小时,一天2到3次就好了。
暖手
手脚冰凉的人,大多气血亏,阳气不足。通过一些中药材来帮助身体回暖也是极好的,比如桂枝、当归和一些简单药物食物,如大枣、炙甘草等组合在一起,再加点红糖煮一煮,就可以起到养血温经的作用。
护鼻
每天早晨和睡前,可用双手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左右,接着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15~20次,促进气血流通,增强鼻的耐寒能力。
树枯根先衰,防寒先暖脚
    不穿袜子,在冰凉的地板上走上几个来回,你就会感觉到一阵寒意瞬间传遍全身。因为,脚有人体“第二心脏”之称,同时还分布着一些重要的穴位,影响着五脏六腑,所以,这保暖,第一步就要把脚给暖好,否则就容易引起呼吸道、肠胃道的不适,人也会经常感冒。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宋恩峰有自己的办法,用中药泡脚。
“武汉的冬天特别冷,我经常给患者推荐一个泡脚方,大家反响不错。取桂枝10g、砂仁6g、吴茱萸6g、白豆蔻10g、淫羊藿30g、生姜10片、仙茅10g泡足。”宋恩峰教授提醒,热水泡脚,水温不要太高,用水量一定要淹没过脚腕以上。泡完脚还可以适当按摩足底,因为脚底有很多穴位,可以缓解疲劳,帮助睡眠。
这几服中药都是非常常见的药材,普通药店都可以买到,泡完可以给足底适当按摩一下。把两个脚心相向置于床上,左手搓右脚心,右手搓左脚心;也可用中指或食指由脚心向脚趾方向做按摩,每次100~200次,以按摩部位发热为度,两脚轮流进行。
武汉协和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洪积波则给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他的意见是,其实最怕冷的人都是体质不太好的人,所以保暖的根本还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洪积波就经常给患者建议,冬天不要懒,多参加各种运动,比如慢跑,跳舞,跳绳,踢毽子,散步等,长走动,跺跺脚这些都可以增强脚部的血液循环,使得脚保持一定的温度,还能提高双脚对外界低温的适应能力。
很多人天气一冷,习惯性的就把加衣服作为抗寒首选,其实你稍微活动活动,比如在家里拖拖地,很快全身就会暖和起来。当然对于一些慢性病人尤其要注意,还是需要及时穿上保暖轻便的棉鞋和毛袜。鞋子不能太小,太小会使得脚部循环不好受到挤压。最好垫上鞋垫,如果爱出脚汗,鞋垫最好每晚更换,方便第二天穿,干燥才不会感到冷。
当然,一些温热的食物,比如羊肉、牛肉等,同时结合滋阴养气的食物,如木耳、黑枣、芝麻、黑豆等,同样能达到温阳补气的目的。“冬季有些食疗方,可补气养血,比如当归生姜羊肉汤、怀山莲子黑豆老鸭汤等,大家都可以尝试下。”宋恩峰介绍。
神仙也怕脑后风
    民间有个说法,头部不保暖,就像保暖瓶没盖子,所以,冬天即使衣服穿得再厚,但头不保暖,还是起不到保暖作用,要知道“神仙也怕脑后风”。
“头是诸阳之会”,宋恩峰说,阳气最容易从头部走散掉。人身上有些区域的确不能乱冻,其中头颈部最为突出。如不注意头部保暖,很容易引发鼻炎、头痛、牙痛、三叉神经痛等疾病,严重的会诱发脑血管疾病。
“每次气温骤降,就会有不少人因为脖子疼、颈椎病复发来就诊,这也是很麻烦的。”宋恩峰教授表示,“颈部上承头颅,下接躯干,称得上人体的要塞。”
暖头颈,帽子围巾少不了。冬季戴帽最好能盖住前额,不要稍微一出汗就摘掉帽子,否则热量快速流失很容易感冒。
除了“装备”要齐全,适当来点小动作也会增加暖意。宋恩峰教授经常告诉患者“没事就搓搓”,这可是暖冬利器,通过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才是让身体暖起来的“硬道理”。
下转24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