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6年10月11日> 总第1351期 > 24 > 新闻内容
无处不在的抗生素
健康时报记者 叶正兴 胡丹萍 实习记者 张 赫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11日  查看次数:  
   无处不在的抗生素

  很多养殖户不懂这是什么,只知道羊吃了这种饲料基本就不会得病。而与之类似,猪和鸡疾病更多,饲料里基本都含有癸氧喹酯和金霉素,而且这些饲料都是不间断喂养,直到家畜出栏。

  一位从事畜禽养殖的业内人士介绍,大型的正规养殖场使用的抗生素都有严格的使用方案和休药期,农业部相关部门在制订这些药物的使用方案时都会参考各学术机构、科研院所、大企业进行的一系列的药物药代药效动力学、靶动物安全性、药物制剂生物等效性数据,制定每日容许摄入量(ADI)。

  这个ADI,指的是人或动物每日摄入某种化学物质(食品添加剂、农药等),对健康无任何已知不良效应的剂量和国人日常消费的畜禽产品分量,共同推出我们吃的肉、蛋、奶可容许残留的最高限量(MRLs)。

  遗憾的是,目前只有摄入量和最高限量的推荐值,却仍然没有一部相关的国家标准或法规来加以硬性监管。

  国家106项饮用水标准不含抗生素

  水是生命之源,饮用水是生活中最需要的资源,如果饮用水中抗生素过多,则很容易让人产生担忧。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管药师李希娜举了个形象的例子:杀菌之前的水里有10000个细菌,杀菌剂里的抗生素成分杀死了9000个细菌,水质合格达到饮用标准后,剩下的1000个细菌进入身体,会繁殖成5000个,但是之前杀死水里细菌的抗生素,就失去了作用,这就是人体耐药性产生的原理。

  李希娜表示,水中的抗生素来源很多,一般很难监管,比如自来水或者矿泉水杀菌时,可能有企业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而家畜的排泄物也会进入废水系统,也可能导致饮用水含微量抗生素,“尽管量可能很小,但饮用水在生活中大量需要,久而久之会造成抗生素的积累。”

  家畜和水产养殖是水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一般北方的鱼池是封闭的,饲料浸透土壤后不会很快渗透到大范围。“工业废水中的抗生素非常严重,这些是过滤都过滤不掉的。”乔国华认为,很多药厂会违法排放药物废渣,含有大量抗生素。

  2014年12月,山东鲁抗医药排放污水被央视曝光,经过公司污水处理中心处理后排出的污水中,四环素类抗生素含量高达53688纳克/升,抗生素浓度超过自然水体10000倍以上,而这样的含抗污水外排后,最终进入了京杭大运河。

  与此同时,南京鼓楼区一居民家中的自来水中检出阿莫西林等两种抗生素,一时引起公众的担忧,而南京市城建集团对此给出的回应是:现行国家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106项指标中无抗生素指标检测标准,目前供水水质完全达到国家标准。

  不过,有专家指出,南京自来水检出的阿莫西林10纳克每升,这个量级对人体健康并没有危害性。阿莫西林作为一种常规的药品,一颗胶囊里的含量有0.1克以上,抵得上10吨被检测的自来水中的含量。

  如此,抗生素检测并未纳入饮用水检测标准中,居民饮用水中抗生素有多少,以现有的国家标准,水务部门无法专门检测,也很难发现超标和处理。

  有专家表示,目前国内关于抗生素污染监管还属于空白,这一标准的制定可能还需要很长时间的验证,但将抗生素检测纳入饮用水检测标准,已是摆在政府部门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亟待引起国家重视和关注。

  李希娜提醒,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购买纳滤净水器(过滤精度在0.001~0.0001微米之间)去过滤自来水中的抗生素,尽量减少细菌的摄入。平时肉类食品要控制摄入,食用时高温加热也能破坏部分残留的抗生素,另外,要多吃些水果和蔬菜。

  生活中抗生素当“万金油”使

  抗生素=消炎药、抗生素可预防感染、广谱抗生素优于窄谱……这些抗生素使用的误区,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一个最为常见的例子就是,把抗生素当消炎药,还可以预防感染,抗生素在家庭自备药中成了万金油,哪里都能用。

  北京安贞医院主任药师刘治军告诉记者,他身边把抗生素与消炎药混为一谈的人也并不少见。有些人一出现红、肿、痛、热症状,就求助于所谓的“消炎药”,但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抗菌药的滥用。

  北京市曾经做过一个针对城市居民家庭药箱的调查,发现70%的家庭曾经因感冒而自行服用过抗菌药物/抗生素。而感冒大多是因病毒引起,无论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使用抗菌药没有任何帮助,抗菌药对病毒无效,反而增加了细菌耐药性。

  普通的“头孢”对支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无效,吃了也白吃!阿奇霉素对肺炎链球菌无效,耐药率已达到80%以上,可普通老百姓又如何知道呢?刘治军举例说,比如人们很熟悉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罪魁祸首”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嗜肺军团菌等,人们自己根本无法直接判断自己的感染原因。

  2015年,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应光国课题组发表在国际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的数据显示,中国抗生素使用量达16.2万吨,居世界第一,其中约7.8万吨为人类使用,约占48%,人均使用量超出欧美国家5倍以上。

  医院,正是一个抗生素最为泛滥和被质疑的地方。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抗生素在医院的使用率不超过30%,而据媒体报道,我国使用率却达70%左右。在一些管控不到位的基层医疗单位,维生素、抗生素、激素,外加输液,俗称的“三素一汤”并不鲜见。

  最近召开的一次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术会议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刘玉兰教授列举出所有综合性医院出现频率前10的导致肝肾损伤药物,其中全身用抗感染药物占25.77%,占所有药物因素之首。

  “不同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不同,比如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可能导致过敏反应,甚至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刘治军介绍,此外氟喹诺酮也很常用,但因其潜在的肝脏毒性和跟腱断裂风险,屡遭国家食药监总局警告。

  近年,人们逐渐意识到抗生素滥用带来的危害,国家也开始出台一系列规定严格控制抗生素滥用,无论是医院还是社会药店,手术一类伤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由以前的80%~90%下降到30%。最近,也已有湖北、江苏等十多个省市地区将大医院门诊输液取消,向滥用抗生素说“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