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6年10月11日> 总第1351期 > 07 > 新闻内容
那些过了头的心理困扰
健康时报记者 韦川南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11日  查看次数:  
   健康时报记者 韦川南

  万事不能过了头,比如,焦虑过了头,不小心就会患上焦虑症;抑郁过了头,可能就会患上抑郁症,虽然不是谁都会得病,但在生活中,常常有些人或者是紧张过了头,或者是认真上了瘾,又或者是恐惧很莫名,要不就是社交太空白,虽说不至于到医院看病吃药,却也对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些令人无法言说的心理困扰,其实是有办法来自我调节的。

  社会交往少

  与同事相处

  畏手畏脚

  上大二,小霓宿舍发生了丢钱事件,两位舍友怀疑是她拿了钱,从此几个舍友有意孤立小霓,时间一长,小霓变得不愿见同学,不想与他人说话,每天自己独来独往,毕业后更是与所有的同学彻底断了联系。而这样的经历使小霓经常产生自己是不是真的不合群的困惑,导致在新的工作单位,与同事相处也是畏手畏脚,经常莫名地感到紧张,不愿意认识新朋友。

  专家支招:系统脱敏,从易到难慢慢地过渡

  像小霓这种情况,其实是属于社交恐惧的一种,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彭国球介绍,社交恐惧分为很多种,有的人表现为无法融入群体之中,有的人则是不敢跟权威说话,有的人是不敢跟异性说话,有的人是不敢跟陌生人说话,有的人则是不敢与人对视,要低着头或看着别处才敢跟人说话等。

  彭国球介绍,大多数青少年社交恐惧随着年龄增加,和社会交往的增加都可以减轻或克服。严重的社交恐惧也是可以治疗的,可以通过心理治疗和训练缓解或是治愈。

  有这种症状的人可以采用系统脱敏的方法进行训练,比如对陌生人不敢说话,可以找一栋楼里从来都没有交谈过的邻居开始说话,还可以找商场里的导购、警察、医生、维护社会治安的人,这些在工作状态中的人都是安全的,其中最好的就是商场里的导购,开始的时候可以先聊上三分钟,以后聊的时间可以慢慢增多。当然,也可以找年纪比较大、慈祥的老人说说话,由此慢慢地过渡到那些令自己最害怕的人群。自己进行训练也行,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训练效果更好。

  不过两位专家提醒,这些办法只适用于症状相对较轻的人,如果这些心理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了工作和生活,则要到心理科及时就诊。

  认真上了瘾,别人眼中的负责也会如此难过

  身为报纸编辑的小张每次在签版那天都会反复检查,有时当天下班回家还会无法自控地回忆版面上的稿子,有时还要拿出手机拍好版样再看两遍。别人都觉得小张是一个特别负责任的人,可只有她自己知道这种强迫检查给自己带来了多大的心理压力。

  专家支招:用刻度尺丈量,给自己找好状态

  这种强迫思维在一些性格比较严谨或是从事的工作需要很严谨的人们身上非常常见,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健康促进中心特约专家刘晓萍介绍,事实上,很多有成就的人都会有强迫的症状,因为对自我要求很高,一方面这种倾向可以使他们的工作完成得比较出色,另一方面检查得过头了确实会导致一些心理压力。有类似情况的人可以试试用刻度尺的方式来破解强迫思维。

  她解释,可以将强迫思维导致的压力或是焦虑限量化,拿编辑小张来说,不妨给自己在签版日的当天状态打一个分,最好是10分,最低是0分,那么最终会给自己打多少分呢?如果是1分,那么不妨想一想,这1分的好状态是怎么来的呢?是因为下班和闺蜜畅快倾诉了一番,还是那天自己看到了一篇好的文章,还是因为看了一场好的电影,平时自己做什么事情的时候状态会很棒呢,想到以后,立刻去做这些能让自己状态加分的事情,可以帮助自己从强迫思维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紧张过了头,到了考场经常头脑空白

  从初中开始小馨每逢考试就特别紧张,考试前几天就开始心情变差,晚上睡不好觉,到了考场上更是经常头脑一片空白,平时学习挺刻苦的她在班级排名总是在后二十名左右,这使小馨变得很不自信,非常羡慕班里那些应对考试游刃有余,平时性格阳光自信的同学,小馨的父母也为此有些担心。

  专家支招:转换思维,创造出不紧张的时刻

  当众发言紧张、考试紧张、面试紧张,这些原本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有些人紧张得好像有点过了头,睡不着觉、尿频尿急、拉肚子,甚至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刘晓萍指出,紧张场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要缓解紧张情绪,可以转换一下思维方式。

  她解释,从后现代社会建构论上来看,真理是被发明的,而不是发现的,那么既然自己可以创造出来紧张场景,也可以创造出不紧张的时刻。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有没有过考试不紧张的时候,有没有过特别自信的时刻,这样的时刻一定是会有的。那个时候自己是怎么做的呢?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答案。痛苦或紧张是因为我们将思维固化在一个特定的角度,使我们常常看到不好的部分,而没有看到好的部分。而找到自己曾经不紧张的时候,就可以找到自己本来已有的资源,从而创造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过程就像是捡珍珠一样,重新串联出生命中美好的部分,从而建立自信。

  恐惧很莫名 好像精神不正常一样

  小勇从小就恐高,站在高处时总担心会掉下去,担心过头了以至于靠近高楼窗户都感觉控制不住地想往楼下跳,长大后,这种恐惧感从来没有减弱过,后来他看到快速驶进的地铁也觉得自己就要跃出去了,如果妻儿在旁边,他都会有自己把他们推出去的恐惧感。

  专家支招:想象疗法,让自己安全地逐渐适应

  彭国球介绍,恐惧有些其实是有先天性遗传因素的,有的人恐高,站在楼上或趴在窗户上都不敢往下看,总怕跳下去,有的人恐惧黑暗、有些人则是恐惧水、小动物等。这些恐惧其实一般人都曾经有过一些,但是慢慢自己就可以克服。

  如果我们自己觉得自己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困扰,可以试试想象疗法。比如恐高的人,可以找个舒服的位置坐好,闭上眼,想象自己在一座高楼的观光电梯里,想象自己坐观光电梯先在一楼,然后电梯徐徐上升到二楼,接着是三楼……,想象的过程中,不要着急,要给自己时间去适应,调整自己的呼吸。也可以经过多次的反复训练来让自己逐渐适应。想象疗法的最大好处是,危险只在想象中,不可能真的出现。

  但有的恐惧可能确实是终身存在的,比如害怕老鼠、害怕水、害怕血,一辈子可能也克服不了,那对于实在克服不了的恐惧就要尽量回避。找医生进行专业的治疗可以帮助减轻症状或是对恐惧建立正确的认识,即便有恐惧,但是只要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这样也就可以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