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6年09月27日> 总第1349期 > 01 > 新闻内容
中医服务不只是喝汤药
健康时报特约评论员 南征吉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27日  查看次数:  

  健康时报特约评论员  南征吉

 

 

  作家六六“导引减肥”,4天后减掉3公斤,半个月掉了5公斤。她说这是最愉快的一次减肥,吃喝啥都没耽误。六六所说的导引,出自《黄帝内经·素问》中的“异法方宜论”。

  中医所用的治疗方法,总起来分五类:一类是砭石(刮痧),第二类是药,第三类疗法是灸,第四类疗法是针刺,第五类是导引按蹻。对于传统中医师来说,这些治疗方法像是十八般兵器,稔熟于胸,手到而病除。如今,中医师往往只会开汤药,它慢慢地成了中医服务的“独苗”。

  因人而异,辨证施治,中医开汤药前需要望、闻、问、切。从中医古籍记载来看,“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这四种诊法并非不分伯仲,而是有高低上下之分,如今临床上只剩下切脉一枝独秀,值得让人深思。

  不仅如此,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正遭受所谓“科学性”的阉割。长期以来,中医的科学性一直饱受置疑,处于被检验被审视的地位,经受去伪存真的检验,剔除所谓的不科学的内容。中医经典名方,开发中成药,要像研发新药一样,中国人吃了几千年,还不如小白鼠点头说了算。

  中医界内有一句话:“不通五运六气,遍读方书何济?”在中医药大学教材以及黄帝内经译本,却难觅五运六气的踪影,因为有人认为它不科学。此外,低廉的服务价格,以西律中的管理,中医人才青黄不接等多方面因素挤压着中医生存空间。

  老百姓需要的中医服务,不只是喝喝汤药。今年初,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要实现这一目标,依然任重而道远。

  中医药是个大系统,有点像人的手指,看似互不相关,实则密不可分,缺了任何一个,就不能握指成拳,最终会丢掉其精气神。补齐中医药发展的短板,需要传承的薪火,需要发展的沃土,需要政策的松绑。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建设健康中国,需要中国式解决办法;实现全民健康,离不开岐黄之术助力。中医药决不能固步自封,只吃老本,就走不出封闭的小圈子。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对接现代化,吸纳新科技,古老的中医药历久弥新,才能在健康中国的新征程上谱写新篇章。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