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安家中学读者陆先生:我有一个困惑,我右腿骨折后一直有些问题,去看骨科门诊,医生每次都让我拿片子看片子。可是我已经有检查报告单了,上面都是根据片子写的结果。为什么非得要片子,报告单不行吗?主要是我两次都以为报告单就可以,没带片子,搞得很麻烦。
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张西峰主任医师:患者的这种疑问很正常,我经常遇到。 这里我跟大家解释一下,影像片(俗称片子)和影像科的报告单各自的功能和区别。
片子是原始照片,报告单有主观性。影像片是X线、CT或者核磁共振以及其他检查方式的“原始照片”,反映检查部位的具体形态和病理解剖特点。影像科报告单则是影像科医生对这些“原始照片”的文字解读、文字报告,并得出一个“影像诊断”。这个影像诊断还不等同于“临床诊断”,做出临床诊断的任务是由临床医生完成的,必须结合病人实际的症状。同一个片子,由不同的影像科医生来看,所出的报告不一定会完全相同。
就像相亲,描述不如看照片。所谓“闻名不如见面”,看片子也是这个过程。比如媒人给一男生提亲,描述一个女孩的美貌,可能男生还是难以想象出女孩准确的长相。这时如果直接给男生一张女孩照片,那就马上心里有数了。正因为如此,临床医生要得出准确的诊断以及精准的治疗方案,必须以准确全面的影像学资料为准绳。而且病人提供的资料越全面越准,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就越准。
骨科高手都看片子。我们常说骨科医生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只看报告不看片子,这是入门;第二个层次是看完片子再看看报告,印证自己的想法,这算是入门了;第三个层次就是根据病人症状仅仅看片子就足够了,因为报告单已无法为医生提供更多的信息了。
一个高明的外科医生都应该处于第三个阶段,他会根据阅读影像片的经验精确的寻找最佳的手术部位和手术要点,进行精准实施手术方案。
这点小事情,还要专门告诉大家?原因是有的患者千里迢迢到北京,就拿着一张报告单,你问他:你的片子哪?他一头雾水,不是有报告单吗?还要片子干什么?让医生无可奈何。耽误自己的时间,也耽误医生的时间。
注意:影像学资料不可强光照射,一定放在避光的地方,比如汽车的后备箱。北京附近的患者,到北京很方便。带着前一天完成的资料焦急地到了医院,顺手拿上放在汽车后座的资料袋,准备第二天接受日间手术。递给医生一看,所有的影像学资料在强烈的太阳光照射下,全部变成一张张黑胶片,完全无法判断椎间盘的突出部位和严重程度。只能再次回原来的医院重新打印,或者重新完善检查,纯属于劳民伤财。
同时,核磁、CT、X光片等必须是最近或者1月之内病情没有发生变化时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