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岛水,如同冰岛的名字一样,透着冰川新泉沁透心脾的寒气。在冰岛驻华公使鲍德松眼中,每一滴冰岛水都蕴涵着冰岛隐而不宣的秘密。想了解冰岛,先呷一口冰岛水!
纯自然“福利”最多
冰岛是一个走到哪儿喝到哪儿的国家——渴了,上接雨水,下饮溪水。冰岛人民已享受了一千多年的“天然纯净水”。
“我小时候出门旅行是不带水杯的。”说到冰岛的“天赐之水”,鲍德松自豪地表示,冰岛人对这份“天恩” 早就习以为常。因为没有污染,雨水、溪水都是纯天然的纯净水。以前冰岛西人岛居民的生活用水就是来自于收集的雨水。“我在野外放羊时,口渴了就直接到附近的小溪或湖里去喝水”。在冰岛,似乎只需伸出舌头,就可以享受天然纯净水。但对于那些嘴巴被“惯坏”了的冰岛人来说,一旦出了国,喝水就成了麻烦事儿。
鲍德松至今还记得1976年第一次来北京时到处找水喝的情景。一到宿舍,第一件事儿,不放包,也不铺床,而是逮着谁就问“哪儿能喝水?”同学把他领到了地下一层锅炉房,指着锅炉里的滚滚开水说“喝这个”,鲍德松十分纳闷,忙把那好心的哥们拉到洗衣房,一会儿指指水龙头,一会儿指指自己的嘴。人家连蒙带猜才明白,小鲍同学问的是自来水能不能喝。“当然不能喝,我们同学当中就没人喝自来水的。”鲍德松笑着回忆。
当然,并非世界上的所有地方都像冰岛一样能无限量供应天然泉水。冰岛泉水大多来自高山雨水或冰雪,通过滴滴渗透熔岩石的惰性层,深入到地面,水流汇入保护区熔岩土壤之下的地下水,最终才能形成间歇式表面泉水。这样的水,所含不可溶解的矿物质数值最低,pH值却很高,无需添加任何碱性物质就能达到天然的pH值平衡,入口清馨冰爽,如果冰镇饮用,仿佛冰川雪水直接灌入口中,酣畅淋漓。
甜国民幸福指数爆表
冰岛身上的标签有很多,比如洁净、安全、长寿……根据美好生活指数(OECD Better Life Index)统计,冰岛还是人与人关系最和谐的国家之一。浸润在这样一个纯净的国家,冰岛人民的日子过得既“润”,又甜!
在欧洲,冰岛的人口密度最小,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3个人(中国平均每平方公里143人,几乎相差50倍),因此,他们从不担心堵车的情况,冰岛历史上唯一一次堵车发生在1994年,那是因为冰岛国庆活动,而且也只堵了两三个小时就散了,所以经历过那次堵车的冰岛人对自己的孩子又多了一项谈资——“孩子,你知道吗?你爸爸我在1994年经历过一件大事,堵车!”
冰岛全境遍布冰川、火山、瀑布,这些在外人看来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在鲍德松这样的冰岛人眼中,甚为稀松平常。“对我来说,天天能看到的事情没有什么新鲜,冰岛没什么人工景点,你眼睛能看见的,都是上帝(自然)的杰作。”
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遵循自然的安排,分到山,就“靠山吃山”;分到火山,那就“靠火山吃火山”。面对储量丰富的地热资源,冰岛人也没闲着,即便天寒地冻,人们还是能欢脱地跳进温泉里泡个舒舒服服的温泉澡。有一次,鲍德松的一位日本朋友来冰岛玩,只泡了半天温泉,就觉得眼明心亮,忙跑来和鲍德松说,“你知道吗?好像我泡完温泉后,眼睛看东西都更清晰了!”鲍德松倒不觉得这是温泉的功劳,冰岛人这份“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淡定,恰恰是冰岛天然赐予冰岛人弥足珍贵的福利。
辣维京后裔的野与辣
冰岛虽小,“火气”不小,10.3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盘踞了100多座火山,温泉数量居世界首位。除了这股来自地下的“热情”,冰岛的热辣,还体现在他们的民族性格中,比如今年夏天的欧洲杯,就让世界人民见识到了冰岛人勇猛无畏的热辣范儿!欧洲杯一路领军预选赛,大败英格兰,除了首次以黑马姿态冲进前八,赛后冰岛球员与球迷携手上演的一段勾魂夺魄的“维京吼”,更是让世界球迷感受到了冰岛人身上的野性和魄力。
“冰岛没有职业足球俱乐部,球员们都有各自的工作。因为不靠踢球活着,冰岛球员生存压力不大,又没有商业化操盘的内耗,冰岛球员倒是有了更多的热忱和更良好的心态专注于踢好球。所以,面对任何对手,冰岛球员都会在球场上尽情挥洒、驰骋,而不去计较胜负得失。这些年来不断有表现出色的冰岛球员被海外俱乐部看中,成为国际职业球员。2014-2015年度的中超联赛就有3名来自冰岛的球员。鲍德松把冰岛人的这股“天不怕地不怕”的狠劲儿,归功于冰岛人作为维京后裔惊人的体力、耐力和意志力。“古代维京人在冰岛面临着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冰岛人生存繁衍一千多年,能活下来,靠的正是这份‘天不怕地不怕’。”
鲍德松后来回忆起自己过去几十年在冰岛、中国、日本兜兜转转的经历时,也感到很奇妙:他原本是个工科生,打算做工程师的,结果竟来中国学了哲学,其后做记者、当教师、出书,最后成了驻华公使,一路身份切换,把中国跑了个遍。“我对一些遥远的东西总是非常好奇,这可能是性格原因。”鲍德松说,如果一定要从这些年的经历中找到什么驱动自己的力量,还真是冰岛人骨子里那份“天不怕地不怕”的好奇与执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