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患者,你“性福”吗?
补钙过度
腿好了,
冠心病来了
张阿姨今年已经快70岁了,腰腿酸痛,于是开始补钙。腿脚似乎比以前利索些了,可在一次例行体检中发现了血管硬化的迹象。于是来医院找我看病,经过冠脉螺旋CT检查居然查出了患有冠心病。
近年来有关缺钙、补钙的新闻屡见报端,催生了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产品。然而补钙恰到好处能够强身健体,补钙过度反而会导致新的健康隐患。
比如临床上常见的结石,很多情况就是因补钙过度引起的。除此之外,《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的一则研究发现,女性过量补钙会增加其发生冠心病和中风的概率。报道称该研究涉及16718名美国妇女及2.9万名英国老人,调查开始前的受访妇女都没有服用钙补充剂。实验结束时,同时补充钙片和维生素D的妇女,其冠心病和中风概率分别增加了25%和15%!
盲目的过量补钙会导致血钙浓度骤增,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动脉中沉积物的形成和血管硬化。钙离子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液后形成血钙,再通过骨代谢(血钙进行钙盐沉积)形成骨骼。但这不代表钙补得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因为当人体细胞内的钙浓度过高时,会激活磷酯酶A2,该酶能够破坏细胞内的结构,使细胞核中的DNA断裂。当细胞质与细胞膜分离后,就会导致细胞皱裂死亡。
美国每年有20万例致命性心脏病发作,其中一部分是由于心脏缺血造成钙离子大量涌入心肌细胞内发生钙沉积而致。在中国,因补钙过度而猝死的患者病例数尚无统计,但在门诊上还是能够经常见到此类患者。
补钙过度通常会引起的钙代谢失调,主要表现为血管平滑肌中的钙含量增高,血管张力增加而引起痉挛,血流减缓甚至停止。有研究证实,钙拮抗剂(如硝苯吡啶、异搏定等)能够阻止钙离子大量涌入细胞内,进而解除冠状动脉痉挛,保证冠状动脉血流量。
其实到目前为止,究竟什么人必须补钙、何时开始补、要补多久,还没有特别明确、统一的说法。但每天喝牛奶,吃奶制品、虾皮、黄豆等,少喝或不喝咖啡、可乐,同时戒烟,每天坚持晒太阳、参加户外运动,也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如果大家还是拿不准,就要请教医生,切忌盲目补钙。
心脏病患者,你“性福”吗?
有一位30岁出头的年轻妈妈来找我。她坐在对面愁眉不展,几次欲言又止,总感觉有什么难言之隐。
原来她的丈夫不到35岁就得了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虽然治疗后恢复良好,却因为心有余悸而一直拒绝跟妻子接触。时间一久,妻子的压力越来越大,原本打算要二胎的她连正常的夫妻生活也无法保证。
完美的性生活不仅能够愉悦身心,对健康也很重要。但是心脏病患者因为心脏的问题,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限制意味着节制,但还是可以有的。两情相悦,人的交感神经兴奋,激素分泌增加,血压升高,心率和呼吸频率都加快,心脏负担也会有所加重。一般而言,只要心功能大致正常的心脏患者,其性生活还是比较安全的。
假如是做过心脏手术的人,建议最好在术后3~4周,根据病情的恢复情况尝试恢复性生活。诸如急性心梗的患者,至少需要4个月的休养生息。有些患者的梗塞面积比较大,特别是急性期有明显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的人,禁欲时间需延长到发病后半年至8个月。
值得说明的是,心脏手术大都经胸骨正中切口开胸,破坏了胸骨的稳定性,而胸骨的愈合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因此体位选择就要仔细了,应当尽量避免压迫到胸骨。
门诊上有心绞痛患者咨询能否行房事以及预备措施,如果当天刚刚发生过心绞痛,或者近期心绞痛比较频繁(每周超过3次),最好不要过性生活;若3个月之内有过心梗、严重的心律失常、明显的心力衰竭等情况,要严禁性接触。
如果心脏病患者同时存在性功能障碍,建议先到医院检查,明确该病是否由潜在的血管或心脏疾患、焦虑、抑郁和其他原因引起,切莫讳疾忌医和乱服药。
个别患者因担心影响性功能而停用改善心血管症状、提高生存率的药物,也会因小失大。一般情况下,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药物可以安全应用于病情稳定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但正在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冠状动脉病变引起的心绞痛者,不应该再使用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药物(如伟哥)。同样,使用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药物24~48小时,也不建议使用硝酸酯类药物。
心慌=心脏病?
NO!
杨先生一口气喝了4杯冰镇奶茶,起初还只是觉得心里凉凉的。没过多久到厨房里弯腰择菜,准备做午饭的时候,突然开始心慌、出虚汗并且很难受,在妻子的搀扶下不得以到医院求治。
医生给他做完了冠脉螺旋CT、超声心动图和平板试验检查,却未发现什么器质性心脏病证据。杨先生回家后仍觉心里不踏实,后来来找我,在跟杨先生询问病史并参考相关检查数据后,我给他开了心律平,服药后症状很快得到了控制。
心慌很常见,几乎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出现过。不过有些心慌症状的患者非心脏病所致,例如在贫血、甲亢等情况下心跳加快、出现“心慌”的患者,原本他们的心脏可能没什么疾病,但若贫血、甲亢等病因长时间没有消除,那么就有可能诱发心脏生病,出现心功能不全。还有一些情况,比如心脏神经官能症或过度焦虑的患者,虽然没有心律失常或器质性心脏病,但由于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心跳有力,也常以心慌而就诊。
治疗心慌尽量不用药,一方面因为很多心慌都是由诱发因素引起,只要设法避免和消除这些诱发因素,心慌就会不药自愈,不需要治疗。二来治疗心慌的药物容易产生毒副作用。现在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种类虽多,但大都通过影响心脏的功能来发挥作用,这些药物本身就可能引起心律失常。
但如果心慌症状很严重,切记一定是需要及时用药的。如室性早搏频发伴明显不适的患者,多需要药物治疗;快速房颤、室性心动过速伴休克、心衰,或者引起明显的胸闷胸痛、头晕、憋气多汗、面色苍白、唇青紫、四肢发冷、昏迷抽搐等症状者,病情严重的也要及时用药,药物效果不佳时需电转复。如果久治不见效果,也建议大家可以进行射频消融治疗。
只要无禁忌且心慌伴心跳较快或症状较重者,均可服用合适剂量的β-阻滞剂,如阿替洛尔、倍他乐克,或者比索洛尔等。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经上述治疗无效时,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心律平、慢心律等药物(必要时可用胺碘酮,但不推荐使用地高辛),千万不要自主用药,给身体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摘自健康中国系列丛书《汪芳说 血管清爽活百岁》,汪芳著,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