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驻天津肿瘤医院特约记者 赵 迎
受访专家:于振涛,天津肿瘤医院食管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会、天津分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熟练掌握食管癌贲门癌外科治疗的各种手术,如左胸入路的食管癌切除;良性病变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的食管癌的手术切除等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方饮食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地人的健康。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主要高发于河南、河北及山西交界的太行山区,以及川北、苏北、闽北地区,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河南、河北和山西是食管癌发生率的前三甲。
其中,河南省以32.22/20万的死亡率位居全国第一,河南省林州市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以食管癌高发而为人所知,发病率在100/10万以上。
最有“吃货”特质的癌症
天津市肿瘤医院食管肿瘤科主任于振涛教授介绍,食管癌的高发跟这些地区的饮食习惯是密切相关的。
趁热吃喝 很多地区的人们爱喝热茶、吃生滚粥,食道黏膜正常耐受温度在40℃~50℃,超过这一范围就容易发生损伤,造成破损、溃烂等机械损伤。虽然黏膜上皮有增生和修复功能,损伤后会自行恢复,但长期反复刺激会导致黏膜慢性损伤,可能诱发癌变。
喜食腌制、熏制、烧烤食品 腌制会使食品中的亚硝酸盐明显增高,尤其是加盐量少或气温高于20℃时,会使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亚硝酸盐含量越高,致癌性越大。此外,烧烤、熏制食品、油炸食品等也含有很多亚硝酸盐。
无辣不欢 有研究表明,过量吃辣椒与癌症风险增加相关。过于辛辣的食物容易损伤食管上皮,引起上皮细胞变性,造成黏膜炎症,影响细胞核酸代谢,增加致癌物的敏感性,有可能促使食管发生癌变。
吃饭太快 吃太快会使食物不能进行充分咀嚼,颗粒粗糙的饭菜容易损伤食管黏膜上皮,引发急性炎症。久而久之,急性炎症很可能形成慢性炎症,增加食道癌风险。
另外,在吸烟酗酒的人群中,食管癌发生的几率也会升高。
早期症状有“5感”
进食时前胸部有疼痛感 约50%的早期食管癌病人有这种症状,常在吞咽时发生, 其性质可呈烧灼样、针刺样或摩擦样疼痛。
吞咽食物时有梗噎、停滞感 一般是因大口吞下干饭、馒头等食物引起。这一症状能自行消失, 也可通过吞咽水后缓解消失,但隔数日或数周后可再次出现,以后次数逐渐增多, 梗噎程度也一次次加重。
食管内有异物感 一般在吞咽时有一种食物残渣附着在食管壁上的感觉,虽然不疼,但很不舒服。
咽喉部干燥和紧缩感 还有一部分患者,咽喉部会干燥发紧,咽下干燥粗糙食物尤为明显,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也会更加明显。
同时必要的健康查体也要积极进行。对于有进食异常的人群早行胃镜检查食管癌筛查,现在主要可以通过胃镜及钡餐进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