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6年08月19日> 总第1339期 > 17 > 新闻内容
肠息肉不能一切了之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科主任医师 蔡三军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19日  查看次数: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科主任医师 蔡三军)有些患者知道自己患有直肠息肉,但并不太在意。实际上,掉以轻心,往往会出现许多使人悔恨终生的不良后果。大肠息肉可分为不同种类,其中腺瘤性息肉有一定的癌变机会,是癌前病变,应该积极处理。

  但肠息肉并不是一切了之、万事大吉,还应该进行必要的随访,定期复查。而且肠息肉切前必须做活检,所有经内窥镜切除的标本,除非组织严重破坏,否则均应进行详细的病理检查以排除癌变。

  一般认为大肠腺瘤演变成癌所需的时间为5~15年。当然,并非所有的腺瘤都会发生癌变,其实多数大肠腺瘤终生都不会发生癌变,所以也不必太过恐慌。大肠腺瘤发生癌变主要和腺瘤的大小、数目、组织病理学类型、大体类型、不典型增生程度以及腺瘤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因素有关。所以,根据肠镜活检的病理结果,如果为腺瘤性息肉,建议进行治疗。

  对于接受大肠腺瘤治疗后的患者来说,定期监视其发展非常必要,不能掉以轻心,这主要是由于由于息肉性质的不同,复发情况以及恶变率的高低均有差别,因此,要定期复查,以便及早了解术后情况,推荐一个随访方案供参考:

  低危组:单发、带蒂(或小于2cm的广基的管状腺瘤)伴有轻度或中度不典型增生。治疗后1年复查,每隔3年复查一次纤维结肠镜(或乙状结肠镜加气钡双重对比钡灌肠检查),连续3次阴性者,延长至每隔5年复查一次纤维结肠镜,期间每年行粪隐血试验检查。如果某次检查发现腺瘤,则再次治疗后仍按首次治疗后的随访方法进行随访。

  高危组:有以下任何一种情况者,就属于高危组:多发腺瘤;直径≥2cm;广基的绒毛状腺瘤或管状绒毛状腺瘤;伴重度不典型增生的腺瘤或者腺瘤癌变者(原位癌或浸润性癌)。高危组治疗后3~6月内复查纤维结肠镜(或乙状结肠镜加气钡双重对比钡灌肠检查),如为阴性,6~9月再次复查内窥镜,仍阴性者,1年后再次复查内窥镜,连续2次都阴性者,每隔3年复查一次内窥镜,期间每年行粪隐血试验检查。如果某次检查发现腺瘤,则再次治疗后仍按首次治疗后的随访方法进行随访。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