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科学杂志《自然》官网已发出重磅消息:今年8月,中国科学家有望开展全球首个CRISPR-Cas9基因编辑临床试验治疗肺癌。
抗癌原理:剪掉“坏基因” 人为什么会得肿瘤?因为人体的免疫细胞T细胞对肿瘤细胞不识别。
史美祺教授打了一个比方,T细胞犹如警察,肿瘤细胞是小偷,如果警察看到小偷根本不作为,那么,小偷就会变得非常猖獗,肿瘤就会出现。为啥警察不作为?不是警察不愿意,而是“中邪”了,看到小偷不认为是小偷,甚至把小偷当朋友。
为啥T细胞会“中邪”?科学家发现T细胞里有一组使T细胞功能受到抑制的抑制分子,也叫负性分子。而“基因剪刀”技术能进行基因编辑,剪掉两个负性分子,使T细胞被激活,这样T细胞就能识别并杀死肿瘤细胞,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
副作用:出现“免疫风暴”或危及生命 “基因剪刀”将T细胞里某两个基因剪掉会不会引起别的副作用?这也是科学家和肿瘤界热议的焦点。
犹如《射雕英雄传》里的欧阳锋,分不清敌友,见人就打,这就是大家所担心的“免疫风暴”。一旦T细胞“发疯”,过度亢奋,肿瘤细胞也“杀”,好细胞也“杀”,那么,患者就可能有生命危险。
所以,目前还只属于“Ⅰ期安全性”研究。中国科学家有望开展全球首个CRISPR-Cas9基因编辑临床试验治疗肺癌,试验将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学家卢铀教授及其研究小组进行,这一临床试验已于7月6日通过了医院审查委员会的伦理审批。
选肺癌试验:肺癌高发,生存期较短 各种癌症的发病率都很高,为何会首选肺癌?
史美祺解释,主要是因为肺癌的发病率较高,预后也较差,总体生存期较短,另外,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在晚期肺癌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因此选择这一癌种可能条件更加成熟或更有意义。
为了即将进行的临床试验,华西医院已经贴出了受试者的招募信息,受试者需要符合几个条件:经过病理学确诊的晚期肺癌患者;经过二线或者三线以上治疗复发或失效的患者;状况良好;年龄18~70岁。据悉,目前这一研究只针对癌症患者,不针对健康人群。摘自8月10日《金陵晚报》,李花/文,通讯员胥林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