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饥饿的感觉每个人都体会过。但是专家称,饿的等级不同,其实对食物有不同的要求。
第1级:有点饿想吃东西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王玉梅说,一般我们的胃排空需4个小时左右。在这段时间里,胃排空了大部分食物,人就很有可能产生这种有点饿的感觉。如果是早晨7点吃饭,那么感觉到有点饿的时间往往是10点左右,这个时间并不是我们进食正餐的时间,但是又离正餐时间较近。
专家支招:吃点零食为了不影响正餐进食,王玉梅建议大家采取加餐的方式。选取一些零食,如水果、酸奶、少量坚果。这些食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胃内容物,极大地减轻饥饿感,同时又不会影响正餐正常饮食。
第2级:肚子咕噜噜叫
如果稍微饥饿的时候,身边没有上文提到的那些食物,或是没时间吃东西,那么接下来我们很有可能会体会到饥饿的下一个感觉——饥肠辘辘。其实肚子咕噜噜叫是身体为饥饿发出的警报,提示大家需要补充能量了。从生理上讲,这个时候胃已基本排空,胃里空了,空气经过我们的胃肠道就会发出这样的声音。
此时我们应立刻补充能量,米饭、面食都是很好的选择。但王玉梅建议大家不要等到胃发出信号的时候才开始进食。因为人在饥肠辘辘的时候,人体反射变慢,很有可能在已经饱了的时候还在继续吃,造成短时间内大量进食,也就是暴饮暴食。
专家支招:慢点吃别喝水 如果真的只能在饥肠辘辘时才能进食,为了减少对身体的伤害,大家要注意放慢吃饭的速度,明确意识到这个时候无法正确判断吃饱的程度,学会适当的停止进食。另外,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卞华伟也建议大家在饥肠辘辘时不要直接喝白水,因为这个时候我们胃中的胃酸分泌较多,直接喝水会使人产生不适的感觉,明显的如产生烧心的感觉。
第3级:饿的头晕胃绞痛
实在没办法的时候,难免会被迫经历饿得头晕眼花。王玉梅称头晕一般是因为血糖较低,此时最应该立刻补充糖分,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专家支招:糖块来应急 这个时候首选糖分高的食物,甜食、甜饮料,或直接含一个糖块,为身体迅速补充糖分,减少眩晕感。而胃绞痛的人要注意不要喝凉水等带有刺激性的食物,防止对胃造成二次伤害。此时要选一些吃起来较为舒适的食物,来慰劳一下我们已经受伤的胃。
第4级:饿到已经不饿了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饿过劲儿就感觉不饿了。这是因为长时间没有进食,我们的身体为了补充能量,分解了体内的肝糖原等储能物质,临时为我们提供能量。此时,虽然我们已经感觉不到饥饿,但还是要吃点东西。
专家支招:吃些易消化的 卞华伟建议,这时要选一些好消化的食物,拒绝油腻食物。因为此时我们已错过消化最好的时间,肠胃经历了一轮饥饿的洗礼后需休息,消化液分泌减少,吃太急吃太多更易引起饱胀不适和消化功能下降。喝一些易消化的粥、汤有助于修复胃肠道的伤害,是不错之选。
饿的时候别做两件事
科学家们发现人们饥饿时,机体会分泌一种激素,我们称它为饥饿激素。这种激素是一种具有生长激素释放活性的脑肠肽,由胃肠道分泌,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增加摄食、调节能量代谢、参与胃肠功能等功能。当饥饿时,饥饿激素就会刺激身体对食物的欲望,向大脑传递饥饿信息。而随着我们开始进食,激素分泌量就会下降。
瑞典哥德堡大学萨尔葛兰斯卡研究院的Karolina Skibicka教授带领团队以饥饿激素为切入点,用老鼠做实验发现,当饥饿激素集中影响大脑中与大脑冲动/抑制系统相关的部位时,老鼠会变得更冲动。一旦阻止饥饿激素信号传递,类似冲动行为则会显著下降。
这样看来,饥饿激素会增加老鼠冲动的程度,人也不例外。
别订午餐 最近一项研究:分别让饥饿程度不同的学生们订餐,结果发现,在课前就订购午餐的学生选择的食物总卡路里平均为568,而课后订购午餐的学生选择的食物的总卡路里则为598。
这说明饥饿时人们更愿意选择高热量的食物,相对来说并不够理智。因此,我们在感觉饥饿的时候,不要订餐,以免点了很多不健康的食物,而且也容易吃过量。
选食物时,一定要趁自己还不那么饿的时候就果断做决定,因为再等下去,你就会吃得更多了。
别逛超市 人们常说不要在饿的时候做决定,因为这个时候你会想把所有的零食全部装在自己的购物车里,然而事实上你并不应该吃这么多的东西。
饥饿时,本来就想吃东西,如果这个时候去逛超市,很容易冲动买下很多食物,之后食用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花了不少钱。总之,要小心冲动的惩罚!
别让假饿骗了你
除了上述真实的饥饿感,生活中还存在一些“假饿”的感觉在欺骗着我们,来听听以下这常见的五类人是怎么被骗的。
渴女士:渴女士总是口干舌燥的时候才想起来补充水分,若是工作忙起来就更顾不上了。渴女士发现自己总是比别人更容易感觉“饥饿”,总是渴了就想吃东西。
累男士:累男士精力旺盛,很爱运动,尽管平时工作忙,还是坚持抽时间去运动。每次运动完都会感到饿,想吃东西,此时他都会选择大吃一顿,犒劳一下自己。
闲朋友:闲朋友经常无所事事,最喜欢的就是一个人窝在家里看电视,只是仅仅看电视总觉得有点无趣,看着看着,闲朋友就觉得好“饿”,开始在家里找食物往嘴里塞。
气兄弟:气兄弟人如其名,气量很小,总是会为各种小事生闷气。偏偏一生气就感觉很“饿”,所以他总是吃个不停。最近气兄弟发现自己的身体好像慢慢变差了。
馋妹妹:馋妹妹嘴馋的毛病总是改不了,看到电视上的美食节目就移不开眼睛,而且一看就觉得自己也跟着“饿”了,这不,刚看了美食节目,又开始找食物去了。
专家分析:其实,以上五位朋友感受到的饥饿就是我们所说的“假饿”。
王玉梅称,假性饥饿的产生很可能与我们的心理因素有关。一个人的情绪很容易影响个人的神经系统,造成这种“假饿”的感觉。想要避免假性饥饿欺骗我们,大家还是要从精神意识上注意起来。
在口渴时先喝水缓解,累了多休息,不要急着吃东西,无聊、生气时注意转移注意力,做一些缓解情绪的活动,控制自己,尽量不要进食,以免能量摄入过高造成肥胖问题。
另外,在日常正餐中注意合理膳食,尽量摄取更多种类的食物,在正餐时吃饱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