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6年08月09日> 总第1336期 > 24 > 新闻内容
巴西人过得很休闲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09日  查看次数:  
美味烤肉的“出炉”过程是向顾客全程展示的:长长的铁钎上串着鲜美的牛肉串,它们在火上旋转、翻腾,翻腾、旋转,直到肉串由透着血丝的红色,变成泛着油光的金黄,此刻肉香扑鼻而来,无不让观者暗吞口水。接下来,店里穿着特色服装的“高乔牛仔”便会举着叉满肉的铁钎穿梭在餐桌前,手起刀落,美味落入盘中。
烤肉如此让人迷醉,可丁刚说,真正被巴西视为国菜的是一道名叫“腓秀雅杂”(Feijoada)的特色美味,翻译过来叫“黑豆饭”。它是由巴西黑豆加猪下水、咸肉、烟熏干肉等一起放入类似砂锅的陶器中炖制的,制作并不复杂。黑豆营养丰富,50克的黑龟豆,含蛋白质超过10克,且富含可溶性纤维,有“豆中之王”的美称。
黑豆饭对巴西足球的发展可是有贡献的呢。因为在足球传入巴西的19世纪末,黑豆饭这种“穷人饭”为爱好足球的黑人提供了充足的能量摄入。丁刚说,民族的“舌尖”往往有着神奇的力量,它培育了让这个民族繁衍生息的饮食文化,也将他们所喜欢的体育运动,与家乡、与祖国紧紧地系结在了一起。
现在,只要你走进巴西的一家餐厅,一般都会看到餐桌上放着一排热气腾腾的大陶罐,里面装的就是黑豆饭。巴西民间流传着一首名为《我偏爱的腓秀雅杂》的歌谣:“吃了如此味美的腓秀雅杂,一个人还能要求什么别的享受?——显然,只需有一张吊床,和一只让你抚摸的猫咪……”
瓜拉纳、马黛茶
来自饮品的健康能量
    人民日报拉美中心分社记者颜欢已经在巴西工作四年半了,她说巴西人到了下午习惯来一杯咖啡,能边聊边喝一直喝到晚饭时间。无论是从咖啡的品种、产量还是消费来看,巴西都是响当当的“咖啡王国”。
不过,在巴西人眼中,能称作“国饮”的并不是咖啡,而是一款与足球和桑巴舞齐名,号称“巴西三宝”的瓜拉纳(Guarana)制成的果味饮料。瓜拉纳是生长在亚马逊森林中的半藤状野生植物,果实如车厘子般鲜红,成熟后果皮会裂开露出果核,乌黑乌黑的像眼睛般晶亮,而它的土著语发音就是“神秘的眼睛”。
传说当地的印第安人每日都会食用瓜拉纳,他们深信“瓜拉纳”是赐予他们青春、美丽和健康长寿的源泉。
瓜拉纳也被叫做“巴西的人参”,还被用在早餐麦片、饼干、谷物类食物,还有糖果、汤料,甚至是胶囊和片剂中。此外,作为国饮的瓜拉纳还是巴西国家足球队的指定饮料。
体育记者陈晨曦喜爱的则是与瓜拉纳齐名的阿萨伊(Acai),它是棕榈树的果实,外观上和葡萄类似,黑紫色、圆圆的,很可爱,每年结一次果,果皮很薄,肉厚多汁。“由它制成的绵绵冰,味道酸酸的,夏日里饮用很爽口。”
巴西音乐教父维尼休斯曾为阿萨伊写过一首短诗:阿萨伊,深不见底的紫色中,舌尖触到醉人的女体;阿萨伊,仅仅属于巴西的爱的秘密。
如果说瓜子是巴西的稀罕物,那么阿萨伊就是巴西人的“大众情人”。阿萨伊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成分,亚马逊河流域的居民称它为“紫色黄金”,所以也经常用于制作果汁、酒类、保健品和化妆品等。
此外,陪伴巴西人度过休闲时光的还离不开马黛茶。这是南美洲人民最常喝的茶,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食物纤维等,南美人认为它是“上帝赐予的神秘礼物”。
如今,在巴西南部靠近阿根廷的一些地区,总会看到很多当地人手里拿着葫芦样的容器,上面还插着金属吸管,这种茶壶叫“库亚”,里面装的就是马黛茶。他们散漫地走在街上,或是在公园里小坐时,都要拿起来库亚时不时地喝上两口。入口的是苦茶,喝进去的是则是慢享时光的惬意。
嘉年华、狂欢节
热情如常的民族性情
    巴西幅员辽阔,物产丰富,造就了它独特的民族风情。这是一个追求自由与休闲的国度,带着热带风情浓郁的浪漫色调,又有一股强烈的亲和力。
新华社驻里约热内卢记者王帆《致我们共同的、看不懂的巴西》一文里写道:“巴西是一个被贴上‘外向’、‘热情’甚至‘狂野’标签的民族”。也正是这个原因,在与巴西人的交往中,你绝不会感到冷漠,感到被排斥,你可以和巴西人轻松、自在地交谈,同时也能感受到巴西人带着童心般的顽皮和散漫的习惯。
丁刚告诉我们,如果有一个节日能让人充分地感受巴西,那便是一年一度的嘉年华——巴西狂欢节。这个每年二月中旬或下旬举行的盛大节日,让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慕名而来,当地的百姓也都会走上街头,把大街小巷变成快乐的海洋。
在巴西狂欢节的游行队伍里,不分贫穷和富有,不分尊贵或卑贱,有的只是浪漫、热情和快乐。在规模盛大的桑巴舞游行中,一辆辆车身长达10米的彩车打头阵,车上装着高音喇叭,车顶上七八名鼓手敲出震耳欲聋的欢乐鼓点,歌手引吭高歌,桑巴舞小姐站在高处,扭动腰肢,跳着欢快的桑巴舞。成千上万的人簇拥在彩车前后,一边和歌手一起歌唱,一边随着节奏跳着桑巴舞……这样热闹的场景,仅仅是想一想,都能感受到那份欢快了,更不要说置身在其中的人们了!
《赤道之南》一书的作者——美国记者Larry Rohter曾在巴西生活了十余年,他在书中这样写下了对巴西的感触:“他们(巴西)的社会是我所经历的最富人性化的社会之一,尽管她有许多缺陷,但也有同样多的美德。”
丁刚也说,巴西人的生活幸福感是很强的,因为他们的随性与洒脱无处不在。“他们只在乎当下的生活,不记得昨日的伤疤,也不怕明天的忧愁。”
正如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写在《巴西:未来之国》的话一样:“淳朴爱自由的巴西人民一直都相信,未来一定更是非常完美的,巴西也会是永远的未来之国。生活的欢乐就在今天。”
“狂野的桑巴风情,使得这届奥运会从一开始就不走寻常路。开幕式以最巴西的方式打开,连圣火台都前所未有地设置了两个。里约这场秀注定要创造很多个第一次。”对于里约奥运会的开幕式,人民日报发文赞叹,“当奥运大幕开启时,民众的热情与体育的力量或许瞬间覆盖一切不如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