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6年08月09日> 总第1336期 > 01 > 新闻内容
天价心理培训,我们迷失了什么
汪 冰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09日  查看次数:  
 
 
 
 
 
 
有人告诉你,参加一个培训就能翻转人生成为白富美或者高富帅,甚至一站式解决你所有的人生烦恼,你会觉得贵么?
当然,前提是你得真信,并且要交上至少5万元打底的不菲费用!
最近某名为“创造丰盛”的所谓的心理培训现场就是这样,来自全国的近千人群情振奋,现场5台POS机同时开刷。
天道酬勤,劳动致富是我们从小就熟知的道理,但现实似乎正在颠覆我们的认知。一个快速转型的社会,似乎一切都可以速成,动辄拿到上亿融资的90后,一夜之间火爆全国的网红……这些表面化的赢家故事似乎在不停地让人相信——“我没成功,只是我不敢做梦,只是还不知道成功的秘诀”。
有位参加某洗脑培训的北漂学员说,不断上涨的房价让他觉得自己根本无法在北京立足,但是花掉他半年积蓄的培训却给了自己人生希望。现实挤压下的无力感激发了人们赌一把的侥幸心理——万一成了呢?
当全民马拉松的终点线只是“功成名就”,社会对人的评价标准就越来越单一。这种成王败寇的逻辑让失败变得无法忍受,急于排解受挫感就成了一种强烈的内心需要。
在所谓的心理培训中,激昂的音乐、众人的喝彩、讲师的嘶吼……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样的课堂气氛如同精神鸦片:“我很好”、“我也能赚到一千万”,心理暗示效应让重复一万遍的谎言成了“真理”,振臂高呼的学员在那个瞬间感觉自己有能力成为无冕之王。
想成为更好的自己没有错,但成为财富精英并不一定是人生的唯一出路。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抑郁症的发病率为3%~5%,目前国内有超过9000万人罹患抑郁症,其中不乏大众眼中的成功人士。
笔者曾看过一幅颇具讽刺性的漫画:父亲劝儿子一定要努力赚大钱,即使钱买不到幸福也没关系,因为钱能买来最好的抗抑郁药。这种金钱疗法的诞生正是源于“资本为王”的时代,人与痛苦都被物化,可是牺牲人性为代价的成功无法让我们活得更好。
当然,有意识地学习处理人生的问题与内心的痛苦,其实是一种社会进步。但在选择怎么学、去哪里学的时候,我们也需要一点点常识:
首先,面对不符合市场定价规律的天价培训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很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并没有所谓的“独家专利权”,真心传播爱与希望的培训也不会让人倾其所有;其二,各种讲授成功的“捷径”一般都不靠谱,一味夸大主观意志是幼稚的精神胜利法;最后要明了,心想与事成之间有两个重要的因素:行动力和客观条件,做事前不妨问问自己是否具备。作者系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学博士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