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6年07月19日> 总第1330期 > 22 > 新闻内容
网言网语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19日  查看次数:  
  医生真的要没“编”了
多年来仅在文件中反复提出的公立医院“编制备案制”,正在逐步落地。目前,深圳、安徽、山东、福建、湖南等地的多家公立医院对新入职医生实行备案制管理。医院可以自主编制本医院的人员配置,不再需要上级有关部门审批,只需事后进行报备。健康界
国家卫计委体改司司长梁万年(据健康界):该举措有利于逐渐让医务人员从单位人变成社会人,为医生自由执业提供保障。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徐凌忠(据齐鲁晚报网):改革必然利大于弊。给医生身份“松绑”,有望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自由流动,也将倒逼医院改善管理制度,留住人才。
@浦江人:跟编制比起来,技术才是“铁饭碗”,应该让真正有才能的医生得到相应的回报。
急救车上
谁来抬病人
日前,一则“北京急救人员拒抬年迈病人”的新闻引发舆论关注。据涉事患者家属称,120急救医生要求家属自己找人抬病人下楼。北京120急救中心表示,工作人员没有拒抬,但希望能找些人搭把手,在转运途中在旁扶着老人。中新网
据中新网:北京120急救中心宣传部门一位赵姓负责人表示,急救人员的主要职责就是现场救助患者,并对病情进行初步判断,在转运过程中精心监护,平安把病人送到医院。而搬抬担架主要由担架员负责,但目前让所有救护车均配置担架员并不容易。
@塞北的雪:不能靠医生去抬担架啊!医生累了还怎么进行急诊抢救?
北京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小娟(据新京报网):《北京市院前急救服务条例(草案修改三稿)》中已明确搬抬服务的责任主体是院前医疗急救机构。每辆院前救护车应配备医师1名、驾驶员1名,并根据需要配备护士、医疗救护员或担架员等急救人员2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