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驻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特约记者 罗 超 刘玮榕
儿童慢性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主要有先天性肾脏病,尿路发育畸形及肾小球疾病。现在接诊的肾脏病患儿逐年上升,由于肾脏代偿功能强,较为隐匿,家长很容易忽视,被发现时往往已经到了终末期。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主任白海涛表示,很多成人肾病是源自于儿童时期。肾病患儿若不能早期发现并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可能转为慢性肾病。
“肾脏有极强的代偿功能,早期的肾脏疾病经常无任何症状,等到患者察觉,可能已经到了病患晚期。两至三成患者首次到医院就诊时,其肾功能损害已经发展至不可逆转的阶段。定期尿检及泌尿系统超声检查是早期发现肾损伤的有效方法,所以为了及时发现孩子的肾病,保护孩子肾脏一定要定期做尿检。通常每年定期检查一次尿常规。”白海涛主任提醒。
据了解,要及早发现肾脏病,除了定期做检查,还可以通过观察以下这些情况做参考,如排尿异常,尿多或尿少,尿色异常,如浓茶色,浑浊如淘米水,泡沫尿,不明原因的贫血,不明原因的眼睑或下肢水肿,体重莫名增加,有肾脏疾病家族史,常感乏力,易疲劳,食欲不振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