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 李献云
老人年纪大了,有时在情绪和精神上更近似孩子,比如,会更加希望寻求来自家庭的安慰和关怀。事实上,很多老人,因为在步入晚年后,精神寄托和情感支持减少,慢慢会出现焦虑、抑郁的情况。
如果一个老人担忧的事突然多了,以前喜欢做的事不做了,跟外界交流少了,总说身体不舒服。这时,家人在排除老人有其他躯体疾病后,就该考虑老人是否患上了抑郁症,比如情绪突然变得极端,固执己见,自我封闭,不跟人说话,怕别人瞧不起,又瞧不上别人,这时就尤其需要家人的陪伴。
“老小孩”在心态上会更依赖自己的孩子。临床上,如果一个患病老人的家庭支持系统较好,他的预后就会很好。如果子女的关爱到位,老人甚至不会得病。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说,家人的陪伴确实是一味“良药”。
具体怎么做呢?做儿女的要多关心老人的思想和心情,更得了解老人需要什么,提供老人最需要的关心,建议子女每周给父母打2~3次电话,一个问候的电话犹如暖心剂,会让父母感受到爱的温暖。陪伴不是说陪着父母“干耗”。不仅是吃饭,不仅是陪着聊天,还可以更丰富些,比如带老人看看电影、外出游玩等。和父母一起活动犹如解压剂,能缓解因孤独带来的抑郁感。
如果家里人实在没人陪伴,到社区去获取陪伴也是可以的。在社区,老人的心理健康能被管理起来,获得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和社交活动,还可以组织参与一些益智游戏活动,如象棋、围棋、书法、绘画、手工、健康舞蹈、合唱、京剧等,这样老人的孤独感就能得到显著缓解。这种社区支持犹如一剂强心剂,让老人晚年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老年人要尽量开朗、合群、多发展一些兴趣爱好,在生活中要尽量自立,不要过度依赖别人,要在能力范围内多活动,经常晒太阳,注意饮食均衡。
另外,也要正确对待自己的躯体,有其他躯体疾病要及时去治疗,让身体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这样才能抵抗不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