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6年06月24日> 总第1323期 > 22 > 新闻内容
过度紧张
健康时报综合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24日  查看次数:  
   指标异常原因很多,跟休息和饮食都有关。判断是否患病有一系列流程,别因为一次异常过度紧张。

  这位身材超赞的女性,是一位47岁的妈妈,河南信阳的叶问。很多人问她为啥一直这么美?她回答:运动!叶问从30岁学会游泳开始,喜欢上健身,游泳、器械、跑步……通过运动健身,能获得良好的形体、更少的脂肪、更好的心肺功能。健身随时都能做,像抱孩子时做深蹲,矿泉水瓶当哑铃。叶问说:“我的梦想是80岁还能穿比基尼游泳。”图文首发自微信号“多陪爸妈”(duopeibama),转载需原号授权

  过度关注健康反而引发“心病”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外科副主任医师庞昕焱(据大众网):身体检查后稍有点异常,就自己在那琢磨,越琢磨越觉得病得不轻……这种因小病吓出大“心病”的患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主要原因是许多人缺乏必要的医学常识,对疾病处于无知状态,一旦身体有点异常指标,就开始胡思乱想、不知所措,“把针眼大的事放大成锅”。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医学常识普及率较高,大多数患者对疾病的紧张程度也较轻。

  部分指标异常不必惊慌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体检科主任蔡永江(据深圳新闻网):某些体检指标虽然超出了正常值,但还应综合多项检测及本人病史,才能有最终结论,不能光靠一个指标来确定。比如有些女性体检,尿常规有白细胞,正常尿液是不含白细胞的,含白细胞就可能患上糖尿病。但实际上,女性在月经期间或月经前后,尿液中就可能会含有白细胞。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