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科 补钙就像给花草浇水,多了少了都不好
一次,江苏省东台市人民医院的一位门诊病人一再询问营养科的崔主任为何给她开钙片。崔主任耐心解释体内激素分布改变导致钙流失之类。
病人皱着眉头似懂非懂。看后面还有一长串病号等待诊治,崔主任着急了,直接说:“奶奶,不怪你不懂,医学生学三年才能彻底弄懂这些,您就甭管了,回家吃钙片就是了!”
病人奶奶干脆也直说了:“医生,电视上专家都说了,不能瞎补钙啊!”崔主任一时无语,然后一个箭步冲到护士站捧回一盆葱兰:“您看看这花草,可能浇水浇死,也可能干旱旱死,现在您身体的花草因为缺水枯干了,您觉得该浇水还是不浇?”
一盆花草让病人奶奶醍醐灌顶,高高兴兴地买药去了。崔主任擦擦汗叫护士喊下一位,同时跟我们打招呼:“花草再借用半天,以防下一位也需要补钙。”
发热门诊 发热用药好比高秀敏点醒范伟
发热门诊的邱主任是赵本山小品的拥趸,所以他解释病情颇有“笑果”。有一次,他给一位患儿家长解释发热原理:“平时呢,我们身体内有个保安,名叫范伟,他把持着调节点,维持身体正常温度。但是细菌病毒来了,它们释放的毒素,就像小品里的赵本山,忽悠着范伟把调定点往上移。范伟禁不住忽悠,人体体温就高了。而我们用药,譬如那个高秀敏,把范伟点拨清醒了,于是温度就恢复正常。现在,您孩子体内的这个赵忽悠太厉害了,意志不坚定的范伟三番五次上当,所以现在只好用高秀敏再提醒一次……”
末了,邱主任很得意地问一句:“明白啦?”病人家属点头。主任笑嘻嘻的,认为自己宣教很成功。殊不知病人家属到药房,看了药名,连连责问药品为何不是“高休明”——他把高秀敏听成药名了。
血液科 化疗就像原子弹,敌军友军都清除了
血液科王大夫军人出身,他对病情的解释充满军火味。有一次我去探望一个得白血病的孩子,王大夫正把亲属喊外边解释化疗对正常细胞和异常细胞的同时杀伤力。
他说:“要收回这块领地,就必须把占领的敌军消灭,但是我们一批友军已经奔赴战场,我们的化疗,像个巨力原子弹,一弹下去,敌军友军都给清除了。这个时候的战场既没有敌军也没有友军,非常危险,我们就不断输血、输血小板进行增援,期颐友军储备力量抢先复苏。如果友军先复苏,我们就胜利了,如果敌军抢先复苏,那我们就失败了……”
说完,王大夫神色凝重,这时孩子的爷爷,一位老兵,含着泪“啪”地给王大夫敬了个军礼,而王大夫拍拍老人家的肩:“您放心,我们一定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最大的胜利!”
呼吸科 吃第四碗才饱,不能怪前三碗白吃了
呼吸科陆医生柔和,有一次她帮助调解一起医疗投诉。病人投诉说:“在你们这儿挂了三天水不见好,为何到某某医院挂一天水就好了?说明你们医治不当!”
陆医生不紧不慢:“譬如吃饭,你吃第四碗才饱,那么是不是就要否定前面三碗的功劳?”这第四碗的比喻很贴切,病人心服口服,当下决定撤销投诉。
据悉,国外也有这种神回复式的医患沟通,很多美国同道这样解释术后钢板断裂:“骨头是上帝造的,都可以发生断裂;钢板只是人造的,它发生断裂就不足为奇了。”
医学不是万能的,但这些好的解释也许就能帮助减轻病人压力。
摘自5月30日新浪微博@月方微博,月方/文
濮存昕:给生活做减法
濮存昕对体育运动的热爱源于小时候的一场疾病。他9岁时因小儿麻痹症,一条腿肌肉萎缩。在父亲的鼓励、督促下,小存昕坚持快走、做健身操等体育锻炼,久而久之,腿功能逐渐恢复,直至痊愈。这件事在濮存昕心里播下了一颗种子:体育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而且能防病治病。
成为演员后,濮存昕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始终未减弱。北京人艺对面的游泳馆和健身房里,人们常可以看到濮存昕的身影。五十多岁时,濮存昕仍经常活跃在篮球场上,与人拼抢。在家中,他还会模仿小狗的样子,在地上来回爬行,他认为这种运动对腰、颈椎和四肢都是个很好锻炼。
有一次他到上海东视剧场参加话剧《雷雨》的演出,剧场外有一条鹅卵石铺设的小道,每次排演前他总会在小道上来回走上几圈。濮存昕说,脚底是“人的第二心脏”,布满了人体各种穴道,常刺激它,可以改善人体的各种脏器功能。
“生活做减法”是濮存昕的又一项保健措施。他的解释是:饮食上要做减法,从吃得太多太好回归简朴,少油少盐,尽可能清淡一些。精神上也要做减法,名呀、利呀、各种物质欲望要大量减少或抛弃,精神负担少一些,就活得轻松一些。濮存昕总结,“我觉得只有‘生活上做减法’,加上经常参加运动,才能真正做到快乐每一天。”摘自6月12日《新民晚报》,健康时报记者牛宏超/摄
晚餐吃太晚腰围长得快
近日智利自治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经常在晚上8点后吃饭会导致体重增加。
这项在欧洲肥胖峰会上发布的研究表明,那些很晚才吃饭的人平均体质指数(BMI)要比吃饭较早的人高出约半个点。对于一个身高约1.63米的女性而言,这意味着晚饭吃得晚会让她的体重额外增加2~3磅(约合0.9~1.36公斤);此外,她的腰围也会增粗2英寸(约合5厘米)。
研究人员解释,这是因为人体对食物的加工处理速度在夜间放缓了,建议可以早饭和午饭时多吃一些,并且在下午加餐,晚餐吃晚也可少吃一些。
摘自6月2日英国《每日邮报》,周铭编译
每天一把核桃能养肠(2016年6月2日,癌症预防研究杂志Cancer Prevention Research,吕冰编译)
看点:美国研究者发现,核桃可作为一种益生菌来保持肠道健康,每天食用约28克,可起到预防结肠癌的作用。
开车打电话免提也危险(2016年6月7日,交通运输研究杂志Transportation Research,严毅梅编译)
看点:英国研究者发现,驾驶者与他人对话时需要视觉想象力参与,这就占用了大脑视觉处理系统,导致他们对前方道路的了解不够。这表明即使司机开车时使用免提电话不占用双手,也一样存在风险。
妻子爱唠叨丈夫更健康(2016年5月25日,老年医学杂志Gerontology: Social Sciences,王喜梅编译)
看点:看点:美国研究者发现,爱唠叨的妻子往往会纠正丈夫的不健康行为。即便不幸患上了糖尿病,爱唠叨的妻子也会督促丈夫时常监测病情,使病情更容易得到控制。
常搬家孩子心理受影响(2016年6月7日,美国预防医学杂志AJPM,田鹤编译)
看点:英国研究者发现,青春期早期(12~14岁之间)经常搬家的孩子成年后有心理疾病的风险最高。每多搬家一次,这一风险都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