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6年06月14日> 总第1320期 > 22 > 新闻内容
要考医学院需要细思量
摘编自微信号“drpei”(drpeihg),原深圳市儿童医院小儿外科医生裴洪岗/文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14日  查看次数:  
高考填报志愿在即,现在当医生好不好?要不要学医?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作为一个学过医、在公立医院当过十几年医生、现在出来医疗创业的过来人,分享一下我的经历和看法,可能对学子和家长们有些参考意义。
学医和其它大多数专业不同的是本科要读5年,是不是比其它专业更辛苦我不清楚,但课程好像比学其他专业的高中同学要多一些。学医之前你还得考虑一点,学完5年本科找份工作并不难,但进大一点医院很难,除非你再去读个硕士或者博士,所以意味着你要读个7~12年。
医院是一个很讲究论资排辈的地方,你想象中当医生是看病查房做手术,但实际上工作的前几年,你主要做的是写病历、开医嘱,做手术也是拉拉勾、扶扶镜子。而规培期间的工资很低,少的一两千,多的五六千。当然慢慢熬,机会总会有的,熬到了一定年限,总会有出头的时候,独立看病、做手术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收入也会逐渐增多。总体而言,医生的收入在社会整体中大概是中等偏上的吧,但我个人觉得这个职业的回报和付出不成正比。
可能是和生死打交道比较多,医生这个职业也有一些其它职业很难有的成就感。对我们新生儿外科医生来说,一些消化道穿孔的孩子,送到医院的时候奄奄一息,但经过我们的手术和后续治疗,可以看着孩子一点点活过来,几个月后家长带着孩子复查,看到那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笑,然后听着家长说那些发自内心的感激话,心里那份成就感是其它职业找不到的。
但可能也是因为离生死特别近,所以这个职业也要承受很多别的职业所不具备的压力,因为你的一个念头可能会影响别人的生死。所以哪怕你下班回家也会想,昨晚放回家那个孩子不是腹膜炎吧?那个呕吐的孩子忘记看腹股沟了,不会是疝气卡住了没发现吧?白天做的那个肠吻合应该不会瘘吧?
至于被患者打骂,风险肯定是会有的。医生和患者的交流能力和态度,会影响自己所遭遇暴力伤害的风险,但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还是现在的医疗体制。而且就当前的形势来看,短期内医患关系还是不太可能有改善,这个时候当医生常常会感觉没有尊严,依然要做好被骂被打的心理准备。
另外一个需要做好心理准备的就是要熬夜班,半夜看急诊、半夜做手术是常有的事。一个夜班有时候要几天才能把作息调回来,有时上一个夜班还没调回来下个夜班又开始了,对一些人手紧缺的科室来说,这种倒夜班的生活要持续到四五十岁,说是用生命在上班都不为过。
当然所有的压力,也是医生的成长动力,所经历的磨难,也是医生积累经验和见识的过程。医生这个职业是一个和人打交道的职业,当医生久了会阅人无数,而且大部分人愿意交个医生朋友,对于愿意去做社交的医生来说,很容易建立自己的社会关系网。
治病救人也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了医,接受了医疗教育,做了医生,具备了临床能力的人,也往往具备解决其它问题的能力,所以即便你想改行换个职业,也不会做得太差。
总结下来,学医的学习周期很长,工作比较好找,但职业成长速度很慢。医生收入中等偏上,收入很稳定,工作压力大,但比较容易有成就感。目前社会地位还可以,但处于下降通道之中,现在当医生依然有一定人身风险,但学了医发展机会还是比较多。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