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6年06月14日> 总第1320期 > 10 > 新闻内容
痴呆前有个最佳干预期
健康时报记者 寇晓雯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14日  查看次数: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是介于正常衰老和轻度痴呆之间的过渡地带,如果不加以干预,每年会有10%~15%的患者进展成痴呆,而在5年内有超过一半的患者将进展成痴呆。”中日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彭丹涛教授在“记忆有爱不褪色”关注中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健康科普项目启动会上说,“预防痴呆要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治疗抓起。”
《中华内科杂志》2014年曾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有2386万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即每5个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就有1个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血脂异常、同型半胱氨酸偏高、APEOε4呈阳性等都是导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比如在心源性的因素当中,房颤患者发展为痴呆的几率是普通人群的4.1倍。”彭丹涛教授说,“建议对60岁以上,且伴有以上高危因素的人群加强关注。”
除了人们普遍知道的记忆力下降以外,定向能力衰退,如不认识路;语言能力衰退,如找词困难、迟疑;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减退,伴随情绪低落、抑郁、易激惹等状况都可能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表现。如果发现有上述症状,建议第一时间去医院做检查,以便尽早诊断,早期进行干预治疗。
彭丹涛教授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应作为一种慢病管起来,除了药物治疗以外,也要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社会心理、认知等方面的长期干预。去年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国际会议上一项‘强化跨学科脑健身计划’研究也已证实了认知技能培训、冥想、加强运动以及补充ω-3脂肪酸均能够缓解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相关阅读
如何区别生理性健忘和轻度认知障碍?
北京老年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  吕继辉
    人老了以后记忆力不如青年是正常的现象。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最早最常见的表现也是记忆力减退,怎样判断一个记忆力下降的老人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还是生理性健忘?
首先,生理性健忘的老人忘记了某件事情通常是事件的一部分,比如知道前几天有亲戚来看望自己但是不记得他们带没带礼物,事后经提醒往往能想起来;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会压根完全忘记有人来过这回事,经人提示也想不起来。
其次,生理性健忘发展得很慢,过很长时间也没有什么变化,也不会出现其他的认知问题,日常生活能力持续保持正常;但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如果病因类型是不可逆的变性疾病的话,一年甚至几个月记忆就会有明显下降,而且迟早会出现其他的认知损害,比如说判断力差、算不清账、找词困难、搞不清位置和方向等等;生理性健忘一般不会有性格和行为的改变;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不少会出现性格改变和异常行为。
另外,生理性健忘患者对自己判断力很好,承认自己的问题,而很多真正有问题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自我感觉很好,即使家人都说自己记忆力出毛病了,也不会承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