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6年05月24日> 总第1315期 > 20 > 新闻内容
医患尚有真情在
健康时报综合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24日  查看次数:  
   5月14日晚,保姆阿姨突然腹痛,疾驰忙慌地打了声招呼就独自去了附近的一家大医院。

  九十岁的老母亲一直念叨:认不认识路?病得重不重?钱带得够不够?放心不下,给在外的我打电话,让我跟保姆阿姨联系。我忙打电话,结果她手机未带,近乎失联。我连夜赶回家,保姆阿姨一夜未归,情况不明,我也一夜没睡踏实。

  第二天一大早,保姆阿姨病态蹒跚地回来了,她一直在医院。医生的诊断是:胆管堵塞。保姆阿姨要求回老家治疗,说北京住院贵负担不起。久劝无效,只得依她。网上定好票,我准备送她走。保姆阿姨却说还要去趟医院,“要还欠医院的钱。”我一惊:久闻没钱医院不接诊,病人没交够住院或手术费用,只能等死。没听说没钱也能先看病!

  我陪她去医院还钱。路上保姆阿姨告诉我:这个医院急诊科的医生真好,她不但没带够钱还忘带身份证,医生了解情况后依然很耐心地给她看病,还请保安带她做各项检查和输液治疗。她说:“无论如何我都要把医疗费付清了。”我又震惊了:医生不以貌取人,医病为大,真诚待人;保姆收入不高,经济拮据,但感恩戴德,知恩图报。在医患关系如此的今天,医生救死扶伤的一点点真诚和耐心的因,就结出患者感激尊崇的果。

  到了医院见到负责收费的医生后,有一项小的费用我不是太明白,就随口问了一句。收费医生很认真地说,今天是星期天,夜班急诊医生都下班了,我星期一上班核查一下再告诉你。我给医生留了电话,没有指望医院回电话,也并没有当回事。

  没想到16日中午,医院真打电话来了,客气而又诚恳地告诉我确实有一项费用不准确,希望我去一下把多计入的费用退了。我抽空去医院办了一下,路上回来一直在想:医患双方谁也不能保证一点差错没有,有了闪失纠正了就好。医患关系其实也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本来就很简单:相互的理解和尊重。

  当今医患纠纷不断,不是人的钱多了脾气长了,也不是医生不负责任,是价值观的变化使得人们之间本就脆弱无比的信任如履薄冰,稍有个并不大的事就吵吵闹闹。其实医生多些耐心、多些诚恳,患者多些理性、多些理解,有什么大不了的,没有什么非要闹得人仰马翻、鸡飞狗跳的。

  感谢医院的医生和工作人员,一件小事让人重拾医患真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