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6年05月24日> 总第1315期 > 07 > 新闻内容
不做 烦人的家长
北京回龙观医院儿童心理科 刘彦茹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24日  查看次数:  
   常听一些家长抱怨, “我说什么,孩子都嫌我烦”。此时我常问他们,孩子为什么烦呢?总结起来无非两个原因:一、你没好好跟他说话,他不喜欢你说话的方式;二、你跟他说了,也没用。那怎么说话,才不招孩子烦呢?我给大家支几招儿。

  让孩子把话说完

  早上查房时,病房里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医生问孩子的一些表现,孩子没说完,父母便插话了。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是“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那你就先怎么对待他”。你希望培养的孩子温文尔雅、彬彬有礼,那就先给孩子做出一个表率吧!

  身教大于言传,父母这样做了,孩子自然就会学习模仿。当孩子说话时,我们要全神贯注地聆听,孩子会更容易跟我们聊天谈心,我们甚至不必说什么,孩子只要说出来就会感觉好很多。

  充分肯定孩子的感受

  当一个孩子诉说“小鸡总是在地上打滚,很脏,而且嘴巴尖尖的,会啄人”,我们在他讲话的空当,可以用“哦,这样啊”、“嗯”、“是啊、是啊”这些简单的词语回应孩子。

  当孩子讲完后,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帮助孩子表达他们的感受,“孩子你是不是觉得小鸡很危险,所以你就会感到紧张害怕,对吗?”。这样孩子会觉得你不仅在听,而且听懂了。同时认同孩子的感受,有助于孩子发泄一些负面情绪,就无需再用行动来表达了。

  多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很多家长都以为自己有义务把自己的经验教训告诉孩子,以让孩子少走弯路。比如,我们常对孩子说“听我的准没错,我吃过的盐比你吃的米都多”等等,这样和孩子说话,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一种感觉,觉得爸爸妈妈比我棒,比我懂得多,我不行,会产生不自信、悲观甚至是愤怒、绝望。

  实际上,人生本没有一帆风顺的路,孩子走的所谓的弯路正是他们独特的人生体验。只要不涉及是非原则的事情,都可以尝试让孩子多体验,鼓励他们自立,在陪伴孩子成长的漫长过程中,多给他们一些耐心和时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