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6年05月06日> 总第1310期 > 15 > 新闻内容
微创治痔有风险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肠胃肛门外科副主任医师 练 磊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06日  查看次数:  
   经常会碰到有患者咨询痔能不能做“微创治疗”。所谓“微创治疗”就是PPH,中文名叫“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它的手术原理是将部分内痔及痔上黏膜、黏膜下组织环行切除吻合的同时,进行瞬间吻合。既阻断了痔的血液供应,又将滑脱组织悬吊固定,将脱出肛门的痔核拉回原位。

  比较PPH(整圈环形切除)与传统的发“非微创”的痔切除术——外剥内扎术(针对痔核切除),不难发现PPH切除的组织量更大,因此,绝对不是“微创”。痔术后疼痛不仅可能来自于肛管皮肤的痛觉神经,也可能来自于内括约肌的痉挛。PPH切除部位靠近内括约肌甚至包含一部分内括约肌,所以也绝对不是“完全无痛”。

  症状性痔很常见,可选择局部用药、门诊治疗及住院手术等治疗。在正规医院,有经验的肛肠科医生,操作规范,技术熟练,有完善的镇痛技术能明显降低疼痛。患了肛肠疾病,还是应当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