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6年03月22日> 总第1299期 > 01 > 新闻内容
一家开在医院的书店
健康时报驻浙江省人民医院特约记者宋黎胜/文 IC供图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22日  查看次数:  
   城市最美的风景之一,在公园、在地铁,还有医院里的书店!日前,浙江省人民医院在该院住院大楼一层开出一间80平方米的实体书店。试营业以来,读者的留言已有厚厚3本,里面写满了惊喜与感动。院长黄东胜认为,阅读是生活的一部分,虽然生了病,生活还要继续,这里能让大家找到精神的安顿。

  在杭州一家书店里,来来往往的顾客不是穿白大褂的,就是穿病号服的,要不就是手拿化验单的,店里竟还摆着几个医用点滴架,怎么回事?这是浙江省人民医院住院大楼一层新开的书店。

  医院里为啥开一家书店? 80平方米左右的书店,除了售卖区,还设了几个供人休息阅读的吧台座。绿植葱茏间,还有专门供儿童翻阅绘本的阅览区,几把藤条编成的小椅子,上面贴心地挂了纸条“宝宝专座”。

  “为什么要有书店?逛书店、读书,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和吃饭、睡觉一样,没那么多为什么和特别的原因。”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黄东胜的解释简单质朴:“我们只希望,病人来医院也可以不委屈自己,还能和平时一样,情绪低落时到书店安安静静看本书,有个好心情很重要。”

  但书店老板姜爱军当初接到黄东胜发出的开店邀约时,内心是拒绝且怀疑的:“医院里会买书的人能有多少?大家都去看病的,本来心情就不好,谁还有心思看书?”他和太太朱钰芳四处打听,在医院内开书店,几乎没有先例、没有经验可循。直到夫妻俩趁出差去了台湾地区的济慈医院和香港地区的养和医院,这些医院大厅都有图书售卖区或者专供病人休息看书的阅览室,他们内心震动:“也许我们的书店开进医院,也会给病人带来片刻的欢愉和安慰?”

  阅读,就感觉不到痛了 书店店员吴阿青每天都会观察顾客,比如医生,大多会在工作结束后来这里买几本书,静静坐一会儿,有时还会将放了学的孩子放在这里看书,然后继续忙工作去;比如陪护家属,喜欢买轻松愉悦的游记类和人生哲理类书籍;比如儿童,喜欢边输液边看书,似乎这样就感觉不到痛了。

  在阅读区,7岁的邵靖祺一边挂着点滴,一边看着《三毛》的漫画书。“以前挂点滴时都很无聊,现在他一边看书一边挂点滴,不会吵闹还能学知识,我觉得非常好。”邵靖祺的父亲说。

  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洪凌说,平时老公和女儿来接她下班,会安静地坐在书店里等,她远远走过去,看着父女俩凑在一起读书入迷的样子,“感觉很美好幸福”。她做了多年护士,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不开心的事,“有时内心会焦躁,所以我喜欢读一些能给心灵带来安慰的书。我觉得护士更应该读书,有温情的人文阅读会带给病人更有温度的护理。”前几天,洪凌在书店买了《小王子》和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

  在重症监护室工作的28岁男护士俞苗杰,爱看科普、心理类图书,最近在读《24个比利》、《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可能和我工作有关,来我这里的都是重症病人,无论病人还是家属心理负担都重。如果医护人员懂些心理知识,能针对性地给些心理安慰,对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和病情都有帮助。”俞苗杰说,逛书店买小说本来为消遣,没想到还能学着为病人打气,算是意外收获。

  感人的留言簿 书店营业额不算高,但读者留言却有厚厚3本,里面写满了惊喜、意外、感动。

  有人写着惊喜:“医院楼下还有家书店,真神奇。”“来到医院,忙完之后,最喜欢的地方就是这里。谢谢让我满足了空暇时间最好的精神食粮。”

  有人写着祝福:“第二次住院化疗,愿好。借黄庭坚《寄黄几复》的诗句勉励自己: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有人写着爱语:“不论是黄昏,还是晨曦初露,茉莉花总是洁白的。所以不管你健康与否,都是最美的茉莉。”

  有人写着暗恋:“静坐在书店里,想着你就在这里。穿白大褂的你,与病人耐心交流的你,忙碌写病历的你……即使不曾相见,心里亦会涌起丝丝甜蜜,感谢命运让你出现在我的生命里,虽然有缘无分,我仍感激”……

  人生各种心事,在遇见书店时,仿佛书山有径,得到片刻熨帖。综合自浙江在线、杭州网、澎湃新闻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