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爱
更不能缺席。
父母事业再成功
不能代替孩子成长,
因为
孩子的童年
只有一次,
成长
也只有一次。
时间质量都到位 大多数家庭父母都在职,妈妈休过了产假就要赶着上班,一些爸爸妈妈不能长时间陪伴孩子,这时更要注重每次陪伴质量得到位。
我常常对女儿和女婿说,尽管孩子平时由我来照顾,但是你们的陪伴比我照料更为重要。正因为如此,女儿女婿即使工作再忙每天也要抽出1~2小时与自己的孩子在一起,陪伴时与孩子一起读绘本、讲故事,一起解答功课中的难题,带着孩子玩一些建构游戏,周末带着孩子一起去踢足球、游泳,参观博物馆、海洋馆,看歌剧。因为他们才是养育孩子的第一责任人。
父亲不能缺位 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同样是婴儿依恋和游戏的伙伴,对于孩子情绪情感的健康发展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父爱像一座大山是孩子安全的依靠。当孩子遇到情绪情感的问题时,父亲同样会给孩子进行疏导和化解。
男孩子可以学习爸爸的阳刚之气以及宽阔的胸怀。女孩子通过爸爸在家中的表现更加理解男性在家中的作用和社会的责任,对于女孩更好认识两性、婚姻生活、维护家庭关系都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现实社会爸爸主外居多,因此爸爸的社会交往能力和交往技巧可能更胜一筹,这些都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因此爸爸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对于孩子积极个性的形成所起到的作用是妈妈所不能替代的。
隔代人不能越位 我国育儿独有的特色就是隔代人帮助养育孙代,而且目前来看短时间内也没法改变。但是不得不承认隔代人带孩子确实有一些弊病,比如有的老年人溺爱孩子,造成孩子独立性差,尤其是少数隔代人在帮助儿女养育孙代人的过程中会越俎代庖,将孙辈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对孙辈的养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独断专行。
既然我国隔代育儿不是短期能解决的问题,那么一方面老人们要把育儿观念稍微改改,避免一些陈旧的育儿方法;另一方面,年轻父母也要对老人多关爱多孝敬,老人帮忙带孩子是出于对儿女孙辈的爱,要得到年轻父母更多的理解和感恩。年轻父母周末和晚上主动多陪陪孩子,既增加了亲子的感情,又减轻了年迈父母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