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6年03月08日> 总第1295期 > 07 > 新闻内容
跟屁虫原来是毛毛虫效应
江苏省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 方 林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08日  查看次数:  
  毛毛虫效应,科学家把喜欢跟着前面的路线走的习惯称之为“跟随者”,把因跟随而导致失败的现象称为“毛毛虫效应”。

  我们常嘲笑那些盲目的跟随者为“跟屁虫”,其实在自然界中真有这种虫,就是我们熟悉的毛毛虫。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使其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在花盆周围不远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喜欢吃的松叶。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的边缘一圈一圈地走,一连走了七天七夜,最终相继死去。这就是“毛毛虫效应”的由来。

  有些企业领导者很强势,决策果断,在企业中形成了一大批坚定的“跟随者”,“领导的话就是真理”。有些企业员工认为自己只要埋头拉好车就行了,抬头看路是当头的事。还有些自主创业的人非常迷信书本的理论,认为效仿成功的名人是自己职场取得成功的标志。

  其实,以上三类人都是做了毛毛虫做的事情。对于任何问题的解决,都不能禁锢于以往的僵化模式,生活中对于那些“老”问题,很多人会下意识地重复一些现成的思考过程和行为方式,很容易产生思想上的惯性,我们应该在工作和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注意摆脱头脑中的思维定势,不断创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