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6年03月01日> 总第1293期 > 22 > 新闻内容
90岁,还未老!
健康时报综合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01日  查看次数:  
  90岁,还未老!
70多岁了还在工作,80岁了还在开车,在美国比比皆是。
猴年前夕,在位于美国安娜堡的一个老年公寓里,一些老人正穿着鲜艳的朝鲜服装,欢喜地排练着舞蹈,还有很多老人边围着看,边起劲地鼓掌。一个老太太笑着说:“我们在跳大长今。这些衣服都是我们自己裁制的!”我问她跳了多久,她说:“从上个月就开始了。每天练,记性不好得多练,新年要上台表演呢!”
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周末舞蹈课上,我也看到不少白发老人。他们穿戴整洁、神采奕奕,跳得格外起劲。不少老人来这里读大学,还申请到了奖学金。他们当中有人再次创业,登上事业新巅峰;也有人找寻真爱,构建幸福家庭。
他们会和孩子一起玩闹,敢于挑战高山和荒野,乐于穿鲜艳衣裳。很多老人西装笔挺,步履匆匆,早出晚归,对待生活和工作一丝不苟,丝毫不敢怠慢。和他们交流,能明显感到他们思路敏捷、反应灵敏、幽默风趣、热情洋溢。
我曾拜访过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快到他家别墅时,隐约听见优美的钢琴声,我迎着走去,乐声渐响。我敲了门,音乐戛然而止。接着是一阵“噔噔噔”的楼梯声,显然是有人跑下来。“咚”地一声,想必是他跳过了最后几级台阶。随后,又是一阵“噔噔噔”,紧接着又一声“咚”。大约在他跑下了三层楼后,门“砰”地打开了。一位眼里充满光、笑容可掬的瘦高老人出现在我面前。我甚至开始怀疑他的年龄。
更让人吃惊的是老人丰富多彩的生活。他不仅爱弹琴,还常绘画跳舞。每逢好天气,他一个电话便和一群不分年龄的朋友出去旅游了。
我好奇地问:“你觉得自己老了吗?”他淡淡一笑说:“80岁的时候还觉得自己很年轻。跟那时比,现在是要老了些。但我还很好,很开心,还有很多事要做。”我接着问他:“怎样才算老去?”他说:“当你僵化了便是。如果你90岁了,不仅没有病痛,还能和孩子们快乐地跳舞,那你并没有老去。”这是多么令人向往与羡慕的场景啊!我那在世俗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关于年龄与衰老的根深蒂固的观念,彻底被颠覆了。
提到年龄,人们只想到了“岁数”。人们常说的,其实仅仅是年代年龄。“岁数”多大算老呢?世界卫生组织认为,60~74岁为年轻老年人,75~89岁为老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但各国对老年期的定义不同。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为55岁,发达国家为65岁。我国中华医学会认为,60岁以上的为老年人。这里所指的,都是年代年龄。
其实,年龄的内容和意义,远比这要丰富。比如生理年龄,它与年代年龄并非同步。同样的岁数,一些人已是步履蹒跚、精神涣散,而另一些人却是强壮敏捷、充满活力。又比如心理年龄,它和生理年龄一样,也不等同于我们常说的“岁数”,心态年轻而不幼稚,在某种程度上能促进生理年轻与健康。研究发现,喜欢花草、热爱运动、接受新鲜事物、总和年轻人一起,这样的老人往往长寿并且“总是年轻”。那些能够决定自己生活,比如哪里会客、哪天去照顾植物、做什么娱乐的老人比被全方位照顾的老人更快乐、更长寿。
脑神经科学家证实,一半以上老人的大脑活跃程度与20多岁的年轻人并无明显区别。衰老,不仅是肉体的退化,更是思想的僵化。当被“衰老”观念牢牢锁住时,人会变得呆板僵化、倚老卖老,生活也变得枯燥乏味、肤浅狭隘。失去了开拓生活的勇气,不去寻找生命的可能性,无力重燃自己的活力——那时的我们,才是真的老了。
摘自微信公众号“丽莎大夫的故事”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