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主任南月敏教授
如果你有一位身负重荷又默不作声的朋友,该如何与它相处?我想,应该是主动关爱,悉心减负。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位重要朋友,便是肝脏。
作为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它解毒、代谢、分泌胆汁、又参与免疫防御,可以说是人体内的“大型化工厂”。而我从医至今三十余年,基本上都是在为这座化工厂而努力攻坚、精心服务。
多年来,国人肝脏的“负担”就很重。在我们这个肝病大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就达9300万,慢性乙肝肝炎患者约2000万。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约为1000万,患者之众,防控之艰。
“减负”这场攻坚战,打得不容易。同仁们多年来做出了不少努力,尤其是2004年以来,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与感染病学分会专家共同制定了《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及《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并于2015年对上述指南进行了更新。最近十余年,乙肝、丙肝的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更新了治疗理念和策略、提出了“慢乙肝治疗路线图”。乙肝的控制率显著提高,丙肝的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愈率也达到95%以上。
然而,在病毒性肝炎的控制逐渐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我国肝病特点又有了新变化。新增的“负担”,都与吃喝有关。吃出来的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喝出来的酒精肝。中华医学会曾就药物性肝损伤做过一次回顾性研究,涵盖我国大陆地区303家医院的调查结果,仅2015年3月底至12月底,就纳入29687例,其病因涉及药物、保健品及环境毒物,尤其非合理用药危害较大。
当我们毫不自知的吃保健品、非合理的滥用药物时,却不知无形间带来了肝损伤;当我们大快朵颐的沉溺于高脂肪饮食、酣畅淋漓的举杯畅饮时,肝脏也在默默“买单”。
我常常跟患者说,面对肝病需要两个原则:主动防和积极治。如何主动防,重要的是做到科学生活、科学保健,不饮酒、不乱用药,不过度劳累,减少人为给肝脏增加负担,每年监测肝功能、做肝脏超声。
很多人会说,亲朋好友聚会,酒不到情分少,护肝哪还顾得上。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段钟平教授曾总结过“喝酒护肝四句话”,大家不妨参考:第一是能不喝的就不喝;第二是必须喝的不过量;第三定期检查肝功能;第四是四个“不”字放心上,不空腹喝酒、不快速喝酒、不大量喝酒、乙丙肝患者不喝酒。
再说积极治。若体检发现有脂肪肝,要进一步做肝脏生化学明确肝脏病变程度,及时根据病因进行生活方式调整及治疗。
相关阅读:好治和难治的肝病
能治:丙肝早查90%可治愈
北大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主任医师魏来教授说,慢性丙型肝炎如果筛查及时的话,用现有的新方案治疗就可以使丙肝病毒的清除率和治愈率达到90%,甚至95%以上。患者得坚信这一点,丙肝患者要保持足够的睡眠和好心情。摘自新浪网
能缓:充足营养缓解肝硬化
“很多肝病病人不是病死的,而是饿死的。”北京佑安医院副院长段钟平教授说,肝硬化患者一整夜的禁食,能引起与正常人3天禁食类似的代谢状态,每天100g的酸奶或者一杯热牛奶足够维持肝病患者的营养。详见2011年11月24日《健康时报》
能防:接种乙肝疫苗别动摇
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认为,除了给新生儿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外,普及对成年人,尤其是高危人群,以及西部地区人口的乙肝疫苗注射,也是实现乙肝防控目标的有效措施。乙肝的治疗更多的是在防而不是治。摘自新华网
学会简介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1992年11月成立,肝脏病学家王宝恩担任首届主任委员。现任主委是北京佑安医院副院长段钟平,副主委是南月敏、任红、窦晓光、韩英,候任主任委员为徐小元。2004年3月发布了《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丙型肝炎防治的指导性技术文件,意义重大。
出诊信息
魏来,北大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主任医师;擅长:各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炎等。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二上午、周四上午
段钟平,北京佑安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擅长:酒精性肝病、重型肝炎肝衰竭人工肝治疗及内科综合治疗。出诊时间:周三、五上午
南月敏,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主任医师;擅长: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非酒精性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肝脏肿瘤,以及各种原因所致顽固性腹水、黄疸和及上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出诊时间:周一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