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6年02月04日> 总第1288期 > 17 > 新闻内容
专家支招战胜肿瘤
发布时间:2016年02月04日  查看次数:  
本期我们走进北大肿瘤医院,各科肿瘤专家齐聚首,给大家畅聊肿瘤预防那些事儿,快来围观吧!
本期受访专家
步召徳,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二病区主任;擅长:胃肠肿瘤;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直肠癌患者肛门及性功能保全;大肠癌新辅助治疗、转移性大肠癌的治疗
出诊时间:周二全天
 
李子禹,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一病区主任医师;擅长:腹部肿瘤、特别是胃癌和大肠癌的手术治疗
出诊时间:周一、周三、周五上午
 
斯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肾癌黑色素瘤内科副主任医师;擅长:黑色素瘤、肾癌、膀胱癌、尿路上皮癌等皮肤、泌尿生殖肿瘤
出诊时间:周三上班,周四下午
 
魏炜,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擅长:甲状腺癌、咽喉、颈部、甲状腺肿瘤及口腔颌面外科肿瘤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五上午
 
谢彦,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擅长:淋巴瘤诊治及干细胞移植
出诊时间:周五上午
 
 
肠癌:肠镜是靠谱监视器
健康时报记者  黄奇存
谈到肠癌,很多人觉得是病从口入,所以预防要从“吃什么?如何吃?”入手。然而,肠癌的发生不是“病从口入”这么简单。预防最主要的是到医院做肠镜。近年来肠癌发病率上升很快,但与之不相匹配的是,到医院去做肠镜检查的人并没有增加。主要是大家普遍存在一个错误认识:做肠镜检查很痛!实际上,现在已经有无痛肠镜检查手段,大家不必担心疼痛问题。
专家有话说:
结直肠息肉早处理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二病区主任步召徳:过量的摄入蛋白质和脂肪,同时纤维素摄入较少会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实际上,息肉才是诱发肠癌的主要因素。如果息肉超过1cm就要引起重视,必要时需要进行清理。所以及时的发现“大块头”息肉并及时清理才是预防大肠癌的关键,而发现息肉就需要到医院做一做肠镜。
有五类人群为肠癌的高发人群: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有肠癌家族史的人群、曾经检查出大肠上长有息肉的人群、炎性肠病及大便带血或潜血阳性者。另外,患过肠癌的人也要到医院进行复查。
实际上大肠癌的早期发现更重要,而肠镜就是大肠癌筛查的重要途径。早发现早治疗,大肠癌治愈率可以高达90%以上。
 
胃癌:预防需全家总动员
健康时报记者  王月明
在临床中,有时候几位胃癌患者都是出自同一个家庭;或者是父母查出胃癌后,几年之后他们的子女也相继出现类似症状,这是不是说明胃癌有传染性呢?其实,胃癌不传染,但胃癌和生活习惯很相关。
   胃癌在某个家庭集中发生并不等于胃癌会传染,而是他们相同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以及遗传背景等因素增加了胃癌易感性。
专家有话说:
查出幽门螺杆菌赶紧治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一病区主任医师李子禹:其实除了生活习惯与饮食结构相同,一同用餐也是一个隐患,因为共同就餐可能会造成幽门螺杆菌传染,进一步诱发胃炎等,如任其发展而不积极治疗,就有可能导致胃癌,这也是一个家庭中相继查出多位成员患胃癌的原因。
有的患者对幽门螺杆菌的治疗不太重视,其实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引起胃部疾病,可造成胃癌的癌前病变,促发胃癌发生,如查出幽门螺杆菌感染一定要赶紧治疗。45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检查,除常规体检外,最好做防癌专项检查。有消化不良的症状或家族里有消化道肿瘤患者、有胃溃疡病史、或被确认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应及早且定期做胃内窥镜检查,并早治。
 
黑色素瘤:选择性恶变很任性
健康时报记者  吴茜茜
紫霞仙子要找脚上有三颗痣的至尊宝可能是黑色素瘤高危患者?文献记载“股有七十二痣,非常人也”的刘备也可能是?
对于位于脚底、手掌等特殊部位的黑痣,由于容易造成皮肤摩擦,恶变可能性相当大,建议及时去医院切除;正常人身上一般是25~40颗痣,所以文献提到的刘备,股(大腿)有七十二痣,那可确实是高危人群。
专家有话说:
黑色素瘤爱手脚长痣的人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肾癌黑色素瘤内科副主任医师斯璐:不是所有黑痣都会恶变,它会选择它觉得好欺负的,十分任性。
第一种是四肢末端有痣的人群。第二种是黏膜的恶变,其中女性比例较高,因为外阴生殖器黏膜病变较易被观察到;第三种是痣比较大的,很多婴儿出身会有胎记、痦子,超过5毫米的痣就需要小心。第四种是身上有很多痣的人群。第五种就是身上有很多的不典型增生痣的人群。即痣超过5毫米、弯弯曲曲呈现地图样、为污浊的黑色等。最后是特别白的人,这类人较易受紫外线晒伤,引起病变。
不过别担心,黑色素瘤早期生存率很高;大部分体表能观察到,是少数能够早诊早治的肿瘤。
 
 
 
甲状腺癌:
沉睡的活火山
健康时报记者  吴茜茜
虽然甲状腺癌并不可怕,早期发现治愈率可达到90%以上,但它是沉睡的活火山,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爆发,晚期治疗,效果不太好。
现在对于甲状腺癌治疗的手术创口小,只要不是疤痕体质,缝合手术效果很好,3~5年后会淡如皮纹,不会有明显疤痕。
专家有话说:
两处地方有肿块要小心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魏炜:一般来说,甲状腺癌早期没有症状,但是有的人能够在脖颈下摸到肿块。这个包块要是大于一厘米就要小心,一般早期比较硬,活动度不好。到晚期嗓子嘶哑、呼吸困难。另一种就是包块不是长在常规位置,而是在侧颈部有淋巴结,可能是特别软,囊实性。第二种是比较硬的,可能是甲状腺癌。
 
淋巴瘤:
爱伪装的小狐狸
健康时报记者  王月明
 
淋巴肿瘤可发生在人体任何部位,不过,很多时候淋巴瘤会“伪装”成其他疾病。淋巴瘤诊断极其复杂,目前已知淋巴瘤有70余种病理类型。
专家有话说:
不疼的淋巴结肿大要当心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谢彦:淋巴瘤可发生于全身,但哪些淋巴结肿大最危险?如由感冒发烧引起,经抗炎治疗后缩小,就不用太担心。没有诱因,无痛的,进行性增大的淋巴结才值得注意,尤其是摸起来手感硬或较韧的要特别注意。区分手感有个简单方法,摸摸自己脸部器官,嘴唇的手感属于软,鼻子手感属于韧,额头手感属于硬。
目前淋巴瘤的病因还不明确,最好的预防方法是定期体检,家族中有淋巴瘤患者,若出现乏力、消瘦、盗汗、淋巴结肿大等,及时到专科医院检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