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季,不少孩子感冒频发,尤其是伴随感冒而来的发烧,中国家长们总是各种揪心、焦虑。吃退烧药、打退烧针,甚至输液降温,想方设法,恨不得马上将孩子的体温给降下来。
相对于中国家长的不知所措,外籍妈妈们则显得更为淡定,在她们眼中,每一次发烧感冒对孩子来说是免疫系统逐渐完善的过程。
法国妈妈:女儿发烧不用药 法籍妈妈高女士有一对6岁的双胞胎女儿,每年孩子都会有几次感冒发烧,和中国家长闻烧而紧张无比的态度相比,高女士总能坦然处之。
在高女士看来,发烧会启动身体的免疫系统,是身体保护机制之一,通常37.8℃~40℃的普通发烧可以帮助生病儿童抵抗体内感染,发烧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相反是有好处的。
高女士接受过专业的医学教育,同时结合了六年来对双胞胎女儿的观察,她肯定地表示,大部感冒发烧都是病毒引起的,有一个自行性的病程,短则一周长则两周,不用药基本都能自愈。所以高女士对孩子的发热护理十分简单:多喝水、多休息、饮食清淡。
在法国,一般都是和家庭医生预约看病,如果晚上病情紧急,通常会打电话请急诊值班医生上门或去医院急诊科。高女士介绍说,在法国医生看来,孩子单纯发热一般不属于病情紧急的情况,曾有刚来法国的华人父母不够淡定,抱着孩子去急诊科,没想到一等就是五个小时。“医院的急诊科一般对每位病人的紧急轻重程度做个分类,单纯发热一般不需要紧急处理,所以家长也只能慢慢等。”
发现孩子发烧后,高女士更多的时候是细心观察,孩子发烧伴有咳嗽的情况比较常见,多数是病毒性感冒,但如果孩子持续咳嗽超过一周,根据严重程度,高女士说自己可能会去医院给孩子做下检查、验个血,看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
对于孩子的发热症状,高女士并不会做很多特殊处理,“退热药不是常规,抗生素更不是必需。”高女士记得有一次女儿发着高烧安静地睡着了,用耳温机量了一下体温高达40℃,但看女儿睡得安稳也就没再做其他处理。“出于担心,叫醒熟睡的孩子让其服用退烧药是不明智的方法。我只有在孩子发烧实在难受,哭吵不停,或睡眠困难的情况下才偶尔用过几次退烧药。”高女士说。
当然,孩子发烧伴有身体其他部位的疼痛,如腹痛,耳痛、腹泻、多尿、尿痛以及皮肤红疹等症状时,法国的医生也建议不要犹豫,早点去看医生以明确诊断。
瑞典妈妈:补充水分至关重要 瑞典妈妈马琳(音译)有两个儿子,每次孩子发烧感冒,马琳不急着送他们去医院,而是第一时间回家陪伴孩子。
“在瑞典,所有公司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孩子若是生病了,父母可以享有带薪假期。瑞典的医生们总和家长科普,孩子若是发烧三天仍不退才需要去医院就诊,此前的三天,父母在家的陪伴最为重要。”马琳说。
马琳以往的经验,多数情况下孩子都能在三天内退烧,身为母亲,三天里她唯一重视的是想尽方法给孩子多摄入水分。
“果汁、水、汤,甚至是饮料,发烧的时候只要孩子想喝我都会允许他们喝。除了这些补充水分为主的食物,如果孩子没有食欲,我绝不强迫他们吃东西,往往发一次烧,两三天孩子也不吃饭,但当孩子想吃东西的时候,烧也就退了。”
在马琳印象中,瑞典的医生绝不会给普通发烧的孩子输液治疗,即使得了肺炎,也是能口服尽量采取口服用药。大儿子最严重的一次发烧出现在1岁左右,高烧三天后仍没有退烧的迹象,并伴有严重的咳嗽,于是马琳带着儿子去医院就诊,医生诊断结果是儿子得了肺炎,开了口服抗生素,建议马琳带孩子回家观察。
引发感冒的各种病毒传播力很强,在瑞典,家长和学校都达成共识,无论什么年龄的孩子,只要发烧感冒就必须回家休息,直到所有症状消失才能重返校园。